新作|保利发展 x 奥迅设计:向东方借一室「呼吸感」
2025-07-16 20:45
保利·和光尘樾坐落于中山古镇灯都的湿地公园之畔。奥迅设计以150㎡为载体,以“自然共生·人文栖居”为设计灵感,摒弃符号化的东方元素,以空间节奏、光影流动、器物肌理的转化,将从形而上的“呼吸感”,凝练为可触摸的哲学。
四重奏的空间叙事,让居者在日常行止坐卧间,找到一种从容有度的生活节奏。
推门而入,城市的喧嚣被悄然过滤,阳光透过细格栅在地面写下诗行。跟随光的脚步,木的温暖、麻的粗犷、瓷的清凉,仿佛都在无声地邀请你放慢呼吸,享受这份宁静。
东方居所的核心在于“和”,人与空间的和谐、动与静的平衡。客厅以低饱和的米灰与温润木色铺陈,模块化沙发低矮舒展,摒弃“中心式”布局,转而以非对称的黄金比例分割空间,让视线在游走间自然形成节奏。
天然木饰面保留细微的触感肌理,亚麻织物以质朴的经纬呼吸,哑光石材如砚台般沉稳。这些材质自带一种松弛、疗愈的特质,营造具备包容力、温度感和生命力的空间。
这里没有冗余的装饰,只有恰到好处的留白,正如宋代山水画中的“计白当黑”,当晨光透过窗外漫入,光影在材质间流淌,空间便有了生命般的律动。
打破原有建筑结构导致的客厅空间局促,设计取消阳台隔墙。借鉴东方《园冶》的造境理念,看似随意放置陈设,与室外的自然景致相互呼应,巧妙成为气息流动的枢纽,使得居所如同有了吐纳的生命力。
餐厅区域以“器以载道”的东方哲学,在功能与美学之间构筑起“被感知”的知识体系。
保留着天然肌理的榆木餐桌,与瓷器的清凉、陶罐的古拙相映成趣。这里,每件器物都不只是功能性使用,更是传递情感与文化的媒介,让日常用餐升华为精神对话。
选材搭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生活细微之间,提供松弛的氛围和情绪价值。每当夜幕降临,灯光洒落,整个餐厅区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主人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可开放式亦可封闭的厨房,让下厨者与用餐者始终保持着目光与笑意的交换。食材与爱在此共烹。
在餐厨的后方,设计以不经意的“留空”,引导居者在移动中,体验一步一景的视觉享受。这种布局满足新生代对开放性的需求,更在无形中复现园林中“曲径通幽”的意境美。
采用“限”而不“界”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半通透的隔断,与楼梯间形成动静分区的多功能空间。可以是收藏爱好的专属空间,也是冥想的静谧第三空间,更能在展开隐藏式翻板桌后,瞬间变为高效式办公书房。
其多元功能性完美诠释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空间辩证法。
对“东方文化”的艺术化表达,不在于浓厚色彩彰显,相反,通过四时光影的流动渗透、生态材料的原生肌理与弹性可变的功能布局,在都市栖居中,形成一种由喧嚣进入宁静的感官场域。
二层的主卧套房,通过扩大面积并引入观景视角,将“心安即是归处”的理念融入居住体验。
设计以低彩度的灰与麻质元素,营造出如云雾的包裹感;宽敞的玻璃窗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人躺卧于低矮的床榻之上,仿佛置身于“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意境界。
次卧以“东方美学”的克制表达为基调,游走的光影则是无形的笔墨,勾勒出一幅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画卷。
无主灯的设计,结合平直运线与圆润倒角相融合的床屏,使得空间变得柔软且有包裹感,同时令环境光的漫反射更加柔和。
空间元素在此更加多元活泼,明黄色的装点为整个卧室增添温馨的氛围。晨起的阳光透过百叶帘,在地面织就细密的光纹;夜晚,只留一盏暖灯,空间便陷进毛毯般蓬松的暖意里。
在保利·和光尘樾项目中,奥迅设计将东方美学的克制性艺术表达,融入当代生活的居住范式。在素雅的底色与禅意的氛围中,让日常的炊烟、室外的景致、阅读的静默、休憩的深眠,都回归其本应有的从容和诗意。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