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野之间,寻一方清旷的安逸_20251009
2025-10-09 22:25
对于避世而居的向往,不是意图逃离现实的消极对抗,而是主动与现实创造距离、以本真之态审视内心的过程。追求这种有选择性的清醒与孤独,即为追求内在的丰盈,而山林间的避世小屋,就如同一幅天光云影与生活之景共洽的画卷,象征着我们精神的归处。
承载这种生活追求的小屋,其理念根源往往具有自然主义的色彩。所谓的自然主义不是一种具体的风格,而是与朝霞暮霭共同呼吸、与万物之节律保持一致的哲学,它落脚于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从雨水滴落的清脆之音和叶芽萌发的绿意中缓缓生长。在本篇的四间小屋中,这种哲学意象将化作具体的空间,让生活最真实的面貌自然显现。
是一处远眺镰仓的简朴小屋,项目业主是一位热爱户外活动的艺术收藏家,他认为自然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完美的艺术品,因此希望这座建筑拥抱周边环境,提供一个嵌入自然的开放空间。
在设计前跟随业主几次登上这片山坡,从四季变化的景观中提炼了灵感。
场地的入口位于南面山坡的最高点,沿着小路向下行走,白色的屋顶逐渐从一片浓绿中显露出来,揭示了小屋的位置所在。为了在提供视觉指引的同时融入自然环境,建筑师提出了一种将岩石与屋顶结合的设计方案,使小屋仿佛从巨石内部生长而出,形成既开放又坚固的外部造型。小屋内部是一个连续性的白色空间,纤薄的墙壁与坡屋顶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消解了空间的边界。
)是坐落在厄瓜多尔明多山谷中心地带的避难所,这片区域溪流交错、云雾缭绕,是最受户外运动爱好者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小屋设计基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物质条件,以居住者自身的故事与经历为灵感,构建了一个内向性的精神世界。
小屋平面沿两条轴线呈对称式布局,中央的滑动面板系统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两个可以灵活开放或关闭的区域,同时满足空间的共享性与私密性。观景一侧的主立面使用半透明的材料弱化内外环境的界限,并在起居室的屋顶中央增加了一扇用于采光的天窗,见证自然的四时节律与生命本真。
长期以来,日本的侘寂美学一直是跨越了地域与文化背景的热门设计话题,如何在无常、不完美的真实中寻找美,也激励了许多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生活在美国的陶艺雕塑家
以侘寂美学为根源,将一座位于华盛顿山东部的小屋改造成了一个散发着温暖气息的家。
年代初,由一位非常注重手工雕刻与细节设计的建筑师倾力打造。
夫妇保留了历史性的美学氛围,同时以新增的日本元素修复部分老旧的木质结构,使中古家具与现代设计取得微妙的平衡。此外,夫妇二人还委托艺术家
定制了一个与小屋相连的花园凉亭,为一家三口的日常活动提供一个开放而自然的环境。
设计的短期租赁小屋。小屋的选址落脚于一块葡萄园现存的干砌石墙内,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造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打造一个从设计、建造到后期使用,均能满足可持续性目标的避世居所。
小屋的主体结构由预制钢框架和耐候钢覆层组成,金属立面上的水平开口与高原景观建立了直接的视觉联系,雕刻出深邃的光影效果。在小屋内部,起居室围绕一个下沉式的中央空间展开,木材与围合的沙发强调了温暖亲密的共享氛围,给人一种远离喧嚣、自成天地的体验。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