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男孩,退休玩艺术、造房子,过江南文人的桃源生活

2025-11-12 22:43
   

                            

                            

                            
叶鸿平 - 俞文伟
THE DESIGNER - THE HOST
叶鸿平(左),当代艺术家,自苏
州工艺美院绘画系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系毕业后,其深耕以传统文人画为根基的创作,将当代水墨大写意的豪放与西方色彩技法相糅合,形成独特写意风格。以外,他还涉足设计与收藏领域,亲自打造兼具文人气质与当代美学的家具作品。
屋主俞文伟(右)是一位在空调系统行业深耕四十年的企业家。工作中,他对科技有着严苛的追求;生活中,则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品位。这位企业家与叶鸿平相交近二十年,正是对艺术的共同热爱,促成了这座住宅作品的诞生。

                            

                            

                            
入口处一棵朴树高耸参天,与9米高的白墙共同围合出静谧的场域,沿着石板小径便可抵达竹里馆。
来到竹里馆的路有些漫长,绕过一排排白色厂房,空气里夹着金属的味道。忽然,竹子稠密了,风吹过,叶声簌簌,沿着竹林小径蜿蜒向前,一方池塘在竹影间若隐若现,六七只大白鹅悠游其间。路的尽头,一堵9米高的素白墙体陡然矗立,一棵姿态舒展的朴树静立门前,简洁、沉默,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初见叶鸿平,他正站在朴树下等候。高瘦身形,一头微卷的黑发,眼神深邃,言语间透出浓郁的艺术家气质。而屋主老俞则扎着一束小辫,鬓角掺着银丝,身着垂感十足的亚麻衬衫,乍看更像一位从画中走出的文人。

                            
竹里馆的建筑主体以纯白色调呈现,巨大的落地玻璃消弭了室内外界限。由客厅延伸出的白色平台轻架于池塘之上,与自然浑然一体,艺术家萧昱的雕塑《不定式1号》立于一旁。
“当年建造厂房挖了4000立方土,土往哪里放呢,那就堆成小土丘种竹子吧!”老俞回忆起他与叶鸿平的故事。十年光阴,几千棵竹苗长成了密林,而这间闲置的厂房变成了如今的“竹里馆”。建筑的诞生,源于一次疫情间的酒局,面对这座闲置的9米高厂房,老俞觉得浪费,叶鸿平当即提议:“要不我们来做一个自己玩的地方?”这座空置建筑,便成了叶鸿平笔下全新的“画布”。

                            
沿客厅山墙面望去,一片巨大的假山石静立于前,其粗粝的肌理与素净的白墙形成对话。二者宛若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将江南意蕴藏于方寸之间。
叶鸿平的改造,算得上是大刀阔斧,他将厂房的小窗全部换成整面落地玻璃,让光与景自由流动。入口自动门滑开,是一个巨大敞亮的客厅,整片水磨石已被磨得锃亮。左侧长桌配以十二把叶鸿平设计的当代红木椅,背后矮柜上陈列着艺术与设计书籍。右侧则是会客的休息区,两排柯布西耶的黑色沙发与两把藤编椅围合着玻璃案几,与上方那幅叶鸿平创作的抽象水墨《荷塘印象》悄然对话。

                            
从客厅延伸出的白色平台,是静观自然的绝佳位置。池塘对岸的竹林郁郁葱葱,构成一幅天然的避世画卷。中式红木椅由叶鸿平设计,其温润流畅的弧线贴合人体,在此小坐,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隅精神角落。
落地窗外,一个巨大的白色平台延伸至池塘,摆放着艺术家萧昱的雕塑《不定式1号》,平台另一侧,一株樱花树是老俞从山上移来,与原有的香樟并肩而立。
“我们不想过度设计,要给空间留白。”叶鸿平这种“恰好”的哲学,让空间在极致考究中,透出松弛自在的生命力。

                            

                            
开阔的客厅是核心社交场域,前方为叶鸿平设计的红木长桌与椅组,后方陈列着由建筑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沙发,墙上巨幅抽象水墨《荷塘印象》是叶鸿平为空间量身创作的作品,其深邃的墨色与灵动的笔触,统领着整个客厅的艺术格调。
叶鸿平与老俞,一个是在苏州园林里“泡”大的艺术家,一个是深耕实业多年的企业家,在竹里馆开启了人生最酣畅的艺术实验。他们的相识始于2006年的一次偶遇,老俞路过叶鸿平在苏州的正丰堂空间,被其简洁气质吸引,推门而入。两人一见如故,从收藏聊到艺术,从生意谈到生活,至此相交近二十年。

                            
会客区是他们设计与艺术默契的缩影。叶鸿平打造的黑色矮柜与围合式家具,构建出沉稳的场域;而墙上老俞的黑白线条画,则以自由的笔触与之形成巧妙对话,共同书写着属于竹里馆的独特语言。
“老俞以前不画画,后来想画,我让他先练两年毛笔字。”叶鸿平谈起这位老友,语气中带着欣赏。他从不教具体技法,只出题目,比如“今天只能用一根线画人体”。没有经过学院派训练的老俞,反而保留下一种可贵的天性,他的线条生动而真挚。如今,他笔下的“人体”系列已颇具规模,即将在今年11月本色美术馆做一场小展览。叶鸿平打趣道:“他现在画得比我还多。”

                            
柚木格栅移动屏风勾勒出茶室的边界,墙边静立着一组叶鸿平设计的黑色大漆置物案几,质感温润,其上方的艺术作品《春》同样为叶鸿平创作。在此以竹团为席,煮茶会友,诠释着当代江南文人的生活范式。
这份“玩”出来的默契,浸透了竹里馆的每个角落。
这里几乎所有的家具都是叶鸿平的原创设计:从客厅6米长的整体矮柜,到茶室里充满大漆韵味的可拆分茶具柜,再到餐厅的十二把红木椅,每一件由他画图设计、监制、打磨。他形容自己的设计理念:
“看过明式家具的极致,就知道什么叫‘有度’。只要度对了,气就对了。”
而老俞则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叶鸿平感慨:“正是这种信任,这里的气息才能一贯到底,不被破坏。”

                            
二层画室利用保留的原始天窗引入自然光,光线倾泻于10米长画桌之上,此处是叶鸿平与老俞主要的创作空间。
二楼是专属于他俩的创作空间。叶鸿平别出心裁地保留了厂房原结构的两块天窗,让天光如瀑布般倾泻在画桌上。“竹里馆”的每一寸都像被画笔点过。叶鸿平亲手画图、选料、制作家具,连灯光都是“现场泼墨”般点出来的。“我拿根棍子蘸墨,在天花板上点,工人就跟着打洞。点到哪儿,光就落在哪儿。”他说。点光源散落成星,远近有致,像写意的夜空。

                            
二层餐厅一侧,悬挂着叶鸿平与艺术家程秋一的即兴合作书法。这幅作品诞生于2023年一次酒后乘兴的雅集,笔触奔放洒脱,墨趣横生。
餐厅一角的墙上挂着一幅他与艺术家程秋一合作的作品,上面用狂放的书法写着苏州本地的俏皮谚语:
“不杀念,三天太长,一生苦短,看见过,有花头。”
那是酒后微醺的即兴之作,充满了文人之间的戏谑与率真。

                            

                            
在白墙的映衬下,几把红木椅、一块假山石、些许盆景便自成天地。桌面上摆放的茶器来自上海器物空间荃二。这不仅是物件的陈列,更是江南文人生活的微缩哲学。
对于两位地道的苏州人而言,江南文人的气质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叶鸿平年少时在拙政园旁的工艺美院求学,“吃完饭就去园子里溜达,上课有时就在亭子里,跑步就在回廊下”。他回忆起只要5分钱门票就能进拙政园的年代,
园林对于他,不是景点,而是后花园,早已成为他们潜意识里的生活方式。

                            
二层会客区以方正的格局构建出理性的秩序感,整面落地玻璃窗外,茂密的竹林恣意生长,绿意汹涌而入,为沉静的空注入自然的野趣与生机。桌面上手作器皿来自上海器物空间荃二。

                            

                            

                            
图1:玻璃茶几来自B-B ITALIA,音箱来自英国TANNOY天朗皇家西敏寺,靠窗矮柜上陈列着老俞的爱好,黑胶、音乐放映设备比比皆是,香港黄金年代的音乐让他心醉。
图2:矮柜上的假山石如同一座精神雕塑,凝聚了山岳的意象,将远方竹林的盎然绿意引入室内,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诗意延伸。
“民国时,胡适、张大千家里每周都有这样的雅集,”叶鸿平说,“我们延续的,就是这种‘玩’艺术的老传统。”竹里馆的夜晚,总有说不尽的风雅。威士忌酒柜亮起暖光,老俞收藏的黑胶唱片在唱针下流淌出醇厚的音符。他们常邀几个朋友,在延伸至池塘上的平台饮酒、赏月。叶鸿平特意不在室外装灯带,“留一点野味,等月光照进来,一条一条的白,很舒服。”

                            

                            
图1:从二层露台眺望,素净的白墙与葱郁的绿意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图2:扶摇而上的楼梯旁,竹子的翠色身影便恣意地闯入眼帘。
老俞则一直期待一场大雪。他想象着,
雪花覆盖白墙、露台与竹林,那时煮一壶热茶,看天地俱白,万籁俱寂,才是江南冬日最极致的浪漫。

                            
长桌镜面如洗,倒映着窗外的天光竹影,宁静映入心底。手边一杯清茶,此间光景,便是江南。
夕阳西下,池塘泛起金光,大鹅悠然划水。竹里馆静立林中,白墙如宣纸,树影似笔墨。它不属于苏州的过去,也不迎合当代的潮流,只是两个人,用二十年友情,慢慢“玩”出的一场江南文人梦。

                            

                            
摄影|赵易宏
造型、编辑|秦震
撰文|Manni
视觉设计|LULU

                            

                            

                            

                            
  

采集分享

举报

KIDD

什么也没写

274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