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互舍与峦舍,乡村民宿改造的四个片段 首
2021-05-18 14:00
△ 互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 峦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但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家的演变。“家形/屋形”这种空间形态可以追溯至原始的建筑遗存,它简单实用,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气候,以聚落组合方式构筑集群化人居环境,在城市化飙进的时代里,它们更是连接着情感,寄托着人们基因中的乡村记忆。然而这一词汇尚不足以解释乡村“社会学外形”掩盖的丰富内部空间,我们面对不同资源的取舍,演绎出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 互舍室外、室内 摄影:朱雨蒙
△ 峦舍室外、室内 摄影:朱雨蒙
抛开城市讨论乡村只是隔靴搔痒,如果我们关注城市扩张背后的资本会发现,如大卫·哈维在《资本的城市化》中所言,它首先投入一般生产资料及消费资料的生产领域(第一回路),在“过度积累”之后产生资本“溢出”,继而投入城市建成环境开发领域,利用城市空间生产开始新的积累(第二回路),直至再度饱和、开始寻求进入更广泛的社会支出领域(第三回路,科技、文化、教育等)。
如同东京清溪川、纽约高线和东京代官山Terrace所展示的那样,以GDP快速增长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为关注健康、文化、休闲、艺术、生活方式的成熟发展方式。在现代主义城市向后工业城市转型的历程中,我们认为,建筑不再是凝固时光的视觉“雕塑”,更是“吐呐”声息的环境容器,一系列的活动、展演、计划和事件应在此催化和激发。
△ 互舍、峦舍室内,空间对活动的激发 摄影:朱雨蒙
当然,这种转变不仅仅发生在城市,也向乡村“溢出”,互舍即受益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京张冬奥会,乡村被改造,以弥补沿线缺乏的旅游住宿设施。曾经有个概念叫做“环京贫困带”,延庆张山营的后黑龙庙村正位于其中,这一乡村距离北京市中心70公里,城市化给近郊乡村带来的问题包括人口流失、基础设施不足等,冬奥契机为之注入活力,文旅经济带来了城市资本,在此背景下,互舍由一幢老房子改造为民宿。
△ 互舍夜景鸟瞰 摄影:朱雨蒙
而峦舍所在的城市武汉则是湖泽交汇之处,风景得天独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城市建成区也愈发逼仄。东湖绿道则是对“千城一面”现象的修正,它跨越大山大湖,穿过竹林樱花,纵横于圩田与阡陌之间,绵亘100多公里,也串联起马鞍山公园后山毕村口的这处场地。
△ 峦舍夜景鸟瞰 摄影:朱雨蒙
我们首先需要放大价值,吸引目光。面对城市客群,可以挖掘什么样的稀缺资源?在城市中有街心公园而没有山河湖海,于是第一点是发挥乡村的景观禀赋;其次,钢筋森林城市中演绎的是快速变化的商品时代,缺乏凝固静止的文化元素,于是第二点我们可以梳理历史记忆;第三点,城市建筑普遍关注高效和功能,于是演化出匀质空间,越来越缺乏大小空间变化的体验,于是我们希望在此构筑空间差异性,提供久违的空间体验。
回到峦舍的场地,很幸运,它的景观很好,东湖的晨雾、凋零的残藕和村边葱郁的云杉填充了记忆的全部。荷塘在场地南面,西侧则是浩渺的东湖,向东走就进了村子,曲折的泥土路串联起散落的民房,其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水杉。原有的房屋相对封闭,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捕鱼,没有太多的景观需求。我们所要做的是将各个朝向的景观纳入室内视野,并尽量将丰富活动引入这些公共空间。在其后十数次的奔走中,鸟鸣和蛙声,翠竹和嫩藕,夕阳中湖边的渔网,如同一片片拼图,为“峦舍”炮煨出完整的情境。
△ 峦舍总平面图 ©王冲
△ 峦舍夜景 - 从院子里移步,便是东湖 摄影:朱雨蒙
“互舍”的场地则有所不同,有点棘手。尽管延庆黑龙庙村背靠海坨山,面对着官厅水库,是15世纪形成的几百个长城卫屯中的一个场地,但这些自然因素距离场地甚远,除了一些农田,很难看见自然景观。
△ 互舍场地鸟瞰 摄影:朱雨蒙
于是我们转向文化因素的挖掘。这个村子看似很普通,多为典型的华北红砖瓦房屋,但是一些“古物”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如鲍德里亚所言,“所有的古物都是美的,只因为它逃过时间之劫,因此成为前世的符号”,在高速变化的时代,它们弥足珍贵。这正是一些建筑材料:红砖和高纯度的门窗,在高亮度的北京地区,它们在阳光下十分生动,像是刘晓东老师现实主义油画所表现的那样。材料本身是乡村记忆的物化形式,它们普通却并非没有价值,于是这些因素即将会被放大成为“记忆的拼图”。
△ 代表记忆的砖红和窗绿被延续下来 摄影:朱雨蒙
当然,我们还注意到现代空间审美的转变,其背后是传统大家庭解体带来的社会变革,对应的是新秩序的塑造。这和郊野别墅“逃离都市”的文化诉求不谋而合,对此空间的挖掘应是题中之意。
对于峦舍,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发挥其景观禀赋,“最美的风景是人”,不仅要引入景观,还要吸引人,让这里发生更丰富的活动。场地中原有两座小民房和一座小车棚,我们把北房改做公共区——咖啡厅图书馆,南面则是民宿区,它们共同围合出一个庭园。设计将一多半的室内面积用作公共活动,而非明码标价的客房,这是个需要勇气的选择,而建成后络绎的人群,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 峦舍模型照片 - 一南一北,两间小屋围合出开放式庭园,它们将被改造为民宿和图书馆 ©王冲
△ 峦舍屋顶露台,暗示着室内的“登高山径” 摄影:朱雨蒙
我们可以从剖面感受到这种沿湖到建筑内部的吸引关系,场地被改造为一系列可以观看景观的“阶台”,形成连续的步行公共区,进入建筑前即开始感受风景,而当人们步入北房的咖啡厅图书馆,立刻会被头顶大天窗上的天光树影所吸引,随之希望爬上楼顶。
△ 峦舍剖面图 ©王冲
那么在高敞的屋形天棚之下,人们如何观看“山林湖泽”?设计灵感来自于攀登武汉丘陵的经验,又得到了北宋山水画《晴峦萧寺图》的印证,在登高的路途中,中国意境的山丘上出现了亭塔、楼阁、水榭、茅舍、板桥……构成了人们驻足回望的“岑峦”与“重台”,古人把纡回绵连的小山称为“峦”,“登石峦以远望兮”,峦舍(Step House)即得名于此。
从空间操作上,我们把台阶盒子插入三开间的中间一间,完成台阶公共区的营造。于是层层叠叠的平台也出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平台高低错落,形成“登楼”的动线,丰富了游走的感受,并放大了空间感,折叠楼梯勾起好奇心,人们不知不觉向上攀爬。
△ 北宋古画《晴峦萧寺图》,李成
△ 峦舍模型照片 - 层叠平台出现在公共空间之中 ©王冲
△ 平台高低错落,形成“登楼”的动线,丰富了游走的感受,并放大了空间感 摄影:朱雨蒙
村子里的水杉和随处可见的坡屋顶带来设计的线索,木材和坡屋顶这两种元素被反复使用。自然材料带来温暖触感,而大小坡屋顶下则容纳着不同的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狭小和高敞尺度的转换,无疑,这也是遍布匀质空间的都市中难以传递的稀缺体验。房屋原有的简易屋顶被拆掉,新塑的混凝土屋顶暴露出粗野的肌理。冷色的工业质感和暖色木纹取得了视觉的协调。
△ 狭小与高敞尺度的转换 摄影:朱雨蒙
△ 冷色的工业质感和暖色木材纹理取得了视觉协调 摄影:朱雨蒙
在不同的高度,人们可以尝试迥异的“观法”:在南楼民宿区,不妨坐在小庭院里仰望竹林,或可在二层观看林梢,抑或从屋顶庭院俯瞰云杉林木或远眺湖面;对于北楼图书室来说,人们可在餐桌上观看盆景庭园,或是顺着阶梯爬上露台,远眺宽敞的湖面,六间卧室有不同的名字,把各个方向迥异的景观从窗中拉入视野……
△ 从屋顶庭院俯瞰云杉林木或远眺湖面 摄影:朱雨蒙
顺着阶梯爬上露台,可远眺宽敞湖面
△ 开窗即纳入湖景与林木 摄影:朱雨蒙
而互舍要做的是拥抱旧屋的“文化符号”,在这183平方米的破败小院里,北侧保留的老房子成为文化和记忆的象征。我们采用三重交互去实现这一目的:第一层“互”是指新建筑形式和村落文脉的交互,它和毗邻房屋采用同样形式的坡屋顶,与邻居一样加建了南房,完成了外围空间体积的最大化重组。南房的新建筑像是一块积木,被严丝合缝地置于坡屋顶肌理中,恪守边界,它的布局、形式、屋顶的坡度、建筑
尺度都和邻里相呼应,融入乡村肌理,显眼而不“出挑”,和而不同。
△ 设计生成 摄影:朱雨蒙
第二层“互”是指新建筑和保留的北房之间的交互,营造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室内和院落空间。两个坡度顶的房子顺着坡度相交,构成了小露台和种花的阶梯平台,我们把屋顶的这层皮掀开,可以看到南房的地面下沉,与原来存在的北房地面形成高差,通过通道连接。于是在空间动线上形成了“先下后上”“抑扬顿挫”的探索体验。
下沉的处理方式也放大了空间体验,结合屋顶的巨大天窗,让原本狭小的场地显得更大。
南侧新房与北侧老屋产生对话,两者形成“互”字般的咬合扣接 摄影:朱雨蒙
第三重“互”是材料的交互,南房的青砖墙面和北房的红砖墙体相互融合,形成锯齿般咬合的扣接。这种天青色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和房屋原有的“浅绿色”窗框呼应。
△ 分析图 ©神奇建筑研究室
△ 南侧新房与北侧老屋的咬合扣接 摄影:朱雨蒙
△ 南北两房的坡线在室内外转为楼梯和斜墙,充满运动感 摄影:朱雨蒙
△ 绿瓷与红砖,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 摄影:朱雨蒙
如果我们对比峦舍与互舍的剖面,会发现前者是开放性的,将远处的景观和人流引入建筑之中,而后者则主要是内向的,以北房老屋为观看对象,并为室内引入自然天光。
△ 滑动查看互舍剖面图 ©神奇建筑研究室
△ 滑动查看峦舍剖面图 ©王冲
当然,在互舍中我们也适当地开放建筑沿街界面,设置开放性入口和长窗,希望产生交流机会,并让室内的人们也能看到乡村中流动的风景。但总的来说,仍和村民缺乏充足的互动,乡村的士绅化现象同样威胁着这两处场地。
△ 互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总结来看,在乡村中,对建筑边界的界定是困难的,管理者、村民、开发设计者(代表城市使用者)的不同诉求在此体现,对空间权利的争夺也聚焦于此。尽管村民和开发者多希望能够突破边界加建房屋,但出于对杂乱无序建设的控制需要,管理者往往希望改造的房屋保持秩序,不突破其“社会学”体积,这是一种隐形的房屋边界。
如果说建筑师的作用是为现代人的集体生活划分边界,那么我们需要在有限的边界里突破边界,引入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景观性的、文化符号性的、还是空间性的。尽管互舍和峦舍采用了不同的剖面设计手法满足不同的需要,但本质上它们的关注点又是相同的,即高速城市化之下人们不断稀释的情感与乡愁——它或者是璀璨都市下的情感出口,在湖山之间与忙碌的人们相伴;也或许只是一束光,在夜晚室内的暖色光纤从门廊和长条窗户弥漫洒出,温馨地点亮街角。
△ 峦舍夜景 摄影:朱雨蒙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