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如同“浸没式剧场”.画廊和咖啡吧

2022-04-08 09:28
 
“明”与“暗”的戏剧空间
BROWNIE/Project画廊
BROWNIE/Project画廊坐落于莫干山路上的M50 创意园区,该园区原为上海春明粗纺厂。原空间集艺术和商业为一体,由旧工业厂房改造而来。
BROWNIE关于摄影,又不止于摄影。它诞生的初衷,是向每一个人分享来自全球的摄影作品和文化。好的摄影作品,是会带来启发、灵感、观点,以及另外的世界。BROWNIE/Project 为探索空间、人、生活之间互相激活的可能而存在。由此生发的BROWNIE/Project注定不仅仅是画廊。

                            
初次到BROWNIE/Project,空间内原有的混凝土高柱和钢窗的工业气息,与之后介入的巨型倒“A”木结构和木楼梯艺术气息的结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跟业主深聊之后,得知这些刻有岁月痕迹的木结构是前任艺术家租客在老苏州河桥拆除时花重金搬运回来的。这些特色既是作为新来闯入者与空间建立平衡关系的助力者,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设计上的边界。业主希望在完整保留这些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空间新的功能需求,这也恰巧是我们在看完场地后就确定的设计方向。
空间新的功能需求其实是在原有的画廊和咖啡吧这两个主功能需求上,再针对空间整体动线进行重新规划,让原本单一的动线丰富起来,同时也让整体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如何在这样一个极具场地特色的空间内置入丰富且清晰的动线,如何让空间更具包容性,且如何让新的设计语言与老建筑的特色相辅相成但又不过分抢戏,是这次设计的三个主要挑战点。

                            
厂房建筑的特色之一便是室内层高的优势,在BROWNIE/Project这个空间也不例外。设计伊始,我们便思索着如何巧妙地利用几近6m的层高来增加丰富且合理的动线。最先尝试的是直接将空间左右两端的两个半层串联起来,但此做法不仅打破了原始空间的整体性,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层高的特点。随即我们立马调整了设计方向,以确保中心挑高空间的整体性为重点的基础上,我们在空间的一侧插入一座“空中浮桥”,与对面的书吧两两相望,既增添了空间在3D维度上的丰富度,同时也避免了喧宾夺主。

                            

                            

                            
▲裸露的混凝土立柱和浮桥
除了在纵向上利用了空间的层高,在横向上我们也增加了新的体验。原始空间除了一个硕大的正门以外,还有一个较为隐蔽且低矮的侧门。相较于之前一览无遗的开放式展览空间,我们思考着怎样让人在正门进入空间后,穿过一层层不同体验的室内空间,再从侧门去到室外?我们沿着原有的侧门走道的宽度,在空间中竖起了一道顶天立地的6m高墙,“隧道”便这样形成了,又将原先横亘在中心展厅中突兀的钢结构楼梯移花接木到半层空间原有的木结构之间,变成通往二楼的暗道。由此相对独立“暗房”展览区域便形成了。为了加深为了加深“暗房”与“隧道”的体验感,我们选用黑色为这两个空间的主色调,墙面也处理地较为有肌理感来削弱空间中大量使用黑色的压迫感。

                            

                            
▲从明亮的展厅看向暗道

                            

                            

                            
一墙内外,“明”和“暗”的体验增强了空间的戏剧感。从“明”的中心展厅进入“暗”的“暗房”,辗转观展通过暗道到达“暗房”二楼的尽头,一转身便可俯瞰 “隧道”内正在发生的场景:三三两两的行人或驻足观展或买完一杯咖啡匆匆由“隧道”驶出。再转身向右便跟随着光的指引走到了豁然开朗的“空中浮桥”与对面的书吧两两相望。

                            

                            
咖啡吧木楼梯原有的位置打破了整个中心展厅的完整性,同时也让咖啡吧的范围模棱两可。在与施工方反复核实现场木结构与木楼梯的条件之后,我们将其逆时针旋转90度后插进咖啡吧的两个原始木梁之间,随即中心展厅便多了一个完整侧展厅,咖啡吧的范围也一目了然。

                            
咖啡吧内部动线也随之调整,原有的咖啡操作台堆砌在倒“A”木结构之间,不仅掩盖了倒“A” 木结构的美,同时让囿于咖啡吧最深处的休息区感觉拥挤狭隘,使客人无法久坐。所以我们把咖啡操作台区域整体后移,既露出了完整的倒“A” 木结构又让客人能有更多的空间去驻足休憩。应业主需求,我们在建筑外立面开了个窗,把自然光引入了沉闷的操作台区域,这个后窗摇身一变成为了户外休憩区域。随着木楼梯上至二楼,一转身即可观望到对面的艺术作品以及“空中浮桥”上的“ 行人” ,“ 行人”无形之中也变成了展览的一部分。

                            
▲倒“A”结构之间的咖啡操作台

                            
▲背面的开窗将自然光引入操作台
至此,空间如同“浸没式剧场”,从你一踏入这个空间,戏剧便沉浸式地上演,让你感受真实的梦境。整栋建筑作为演出空间,观众在内部自由行动,不同的故事线也同时发生。你游走在或明或暗或狭窄或空旷的空间内,看着一幅幅作品沉浸其中,遇到和你一样欣赏作品的人时相视一笑。又游走到咖啡吧品一杯拿铁,与咖啡师闲聊几句。当你结束这场“旅途”时,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刚完成一场演出,在这场演出里, 你既是主演,也是观众。业主策划的开幕展览与表演,也将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浸没式剧场”这一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空间细节与材料方面,既要与原始的混凝土高柱相融合,又需要体现当代画廊的精致细腻感。如咖啡区域商品陈列架与书吧书架,我们在原始混凝土柱子上开了一条凹槽,将“Brownie蓝”的纤薄不锈钢层板嵌入其中。又如外立面和“暗房”墙面,我们和施工师傅一遍又一遍地手工试验出极富质感的肌理。

                            

                            
▲层板与柱子的节点细部
书吧家具则最终选中了宜家与荷兰设计师Piet Hein Eek的合作系列“Industriell”,椅子与长凳乍一看虽笨拙,但其中透露出的手工美感既契合BROWNIE/Project的场地气质又不过分突兀,搭配HAY经典又轻巧的“NEU”系列方桌,粗糙与精致的结合也体现了我们眼中“不完美的美”。

                            

                            
▲书吧,使用有着手工美感的家具
BROWNIE/Project是一个和摄影紧密相连的品牌,我们追踪溯源,希望可以用最原始的拍摄方法 — 胶卷,来记录这个新空间的诞生,它可以更真实地还原场地特征与细节。如日本年轻胶卷摄影师奥山由之(Yoshiyuki Okuyama)所说,他喜欢拍摄照片时残留在胶卷上的温度,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洗出的胶卷照片,最能贴近观看者的感受。

                            
▲入口立面细部和品牌logo
BROWNIE/Project空间作为艺术作品的载体,应该是这样一个类似“负建筑”的“负空间”,内敛的、不卑不亢的、不强势的,让人、建筑与环境能融合的共存空间。“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适宜,应该也是室内设计一直追求的高度吧。

                            

                            

                            

                            

                            
 

采集分享

举报

聆雨子

什么也没写

555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投稿

    rs@rushi.net

    微信交流群

    返回页面顶部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