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间设计丨485m²南洋风别墅,文化之宅 首
2024-07-30 15:17
“南洋”一词出现在明清时期,是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新加坡、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
这次的项目和以往的不同,业主是有非常明确的风格意向的。 本案为深圳圣莫丽斯的一个485m²的下叠别墅,附带前后两个院子,周遭的环境安静清宜。黄先生是这栋房子的主人,他在广州出生,在海南长大,家族有南洋经商背景,和家庭环境、家风文化有关系,他希望这个家整体是以「南洋风格」的方式来呈现。 黄先生是在网上看到了我们的案例找到我们的,起初他对我们前面讲的商务流程并不敢兴趣,直到末一进来给他分享了刚完成的一套案例「雅颂居」,或许他被触动了,或许他能懂我们付诸在空间里面的情感,并非“设计”这么简单,于是在我们没有一套南洋风案例的背景下,坚定的把设计委托给我们。这才开启了长达近5个月的跨年设计探索。
图片选自《下南洋》
民末清初时期,人口暴增粮食不够,广东和福建属于丘陵地貌,山多耕地较少,为了讨生活,大批华人铤而走险开始下南洋。为拓展人脉,会娶当地女子,男子叫Baba,女人叫娘惹。原著采集、华人收购,与西人做生意,实现财富的积累...
图片选自《下南洋》
华人去南洋经商,并在当地建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与当地的热带气候,文化环境相融合。而后又受到殖民地统治的影响,多种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碰撞:法国、英国和中式设计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独特的南洋风。
说它是一种装修风格,应该更确切的说是华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既有东南亚热情奔放又有中国文化的深沉温厚...它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坚持,是历史沉淀下的另一种风骨。
末一于2023年12月记
于是从十集记录片“下南洋”,
到1993年电影“青木瓜之味”,进入到一个深厚的历史文化美学体系,它(这个家)最终呈现的样子一定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深厚和坚定…
节选于项目汇报PPT
我们通过ppt概述了整个设计形成的逻辑,从对南洋风格这个美学体系的理解到如何结合现在的房子打造空间出南洋气质、家族文化,汇报完,我记得他沉默了很久~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触动,欣喜,无声胜有声的坚定~
现场
照片| Scene photos
“黄先生一家人太有爱了,他们有各自关注的领域,并且投入极大的热情。黄先生毕业于人民大学,主修经济学,喜欢书法;太太做外贸,热爱传统瑜伽;哥哥9岁,热爱绘画;弟弟1岁。”有感于这种多元而包容的家庭氛围,让他们身上始终透着股蓬勃的少年感,对追求美和品质的生活有着不懈的热忱。
设计师也下定决心,“在空间中把每个人的热爱都囊括进来”。
改造之前,房屋还是毛坯房的形态,周边环境诗情画意,但是屋内比较昏暗,不够通透,院内杂乱无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它与周边环境巧妙的融合起来,并且合理运用南洋建筑的一经典元素,让房子和南洋以共存的方式呈现,家族历史的延续,南洋经商背景,儒商⽓质怎么塑造?」这都是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前院
Front yard
在外观上,传统南洋风格居所比较繁复古朴,和现在建筑的外观差别很大,所以我们结合现有的建筑,用当代的表达形式将南洋的建筑形式合理的表达出来,用青色木门,砖墙,花窗,廊柱、热带植物来塑造外立面空间,取其南洋风的精神,但是又很好的融合了现在建筑外观的样子,在一幢幢房屋对比下更显现出清朗气质。
正缓缓且轻盈地摇晃着,
鞋帽区
| Footwear area
摈弃传统的鞋帽间形式,以“空间交互”的形式将这个家铺陈开,隔栅花窗等镂空元素模糊空间边界,人的视线可以从前院穿越至客厅,竹子景观区以“隐隐约约”的形式把参观者的视线引导至后花园,让人心生向往。
热带植物、青色花砖、铁艺屋檐、质朴的老木头、亦如《青木瓜之味》影片里面描述的潮湿气候里的清爽浓郁的色彩,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与清透感,塑造出一种质朴宁静的美好。
入户玄关 | In Entryway
原来的玄关连接客厅和长辈房,造成过道空间浪费,我们重新梳理动线,用墙体将玄关区域和长辈房区分开,墙体间预留一个开口,增加的彩色玻璃元素,既可以让玄关和过道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视线、光线穿插,空间上也可以增加一点趣味性。
业主提供的对联内容
“我们常说,住宅见证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生活,收藏了日积月累的宝贵记忆。客户是什么风格,我就会帮他们挖掘出来,让个人的印记可以承载变化。”
“墙边上的对联字画是业主家现收藏很多年的,对他们来说有不同寻常的情感,他们希望能把这个放进新家里面,我喜欢这种带着情感寄托的物品,它能让你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感联系,让人不禁去联想者其中发生过什么故事,所以我们将它将以新的形式融入家中,老物件的置入,让家更有温度,它将陪伴屋主记录新的家族记忆。”
会客厅 |
The drawing room
一栋住宅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值得珍藏的时间记忆,设计师希望新空间的存在是对旧空间的延续,不能只为了求新而造成割裂,所以,整体空间以馥郁木质构建的底色、繁复的木质家具、热烈的壁纸、欧式的线条、木质吊灯在新空间中得以沿用,南洋建筑典雅怀旧的气息不露痕迹地蕴含在新空间中。
原本的一楼空间昏暗, 玄关通向客厅又通向卧室,过道横生,动线混乱,会客厅对面的是一个暗房,作为什么功能区都很尴尬,上两步阶梯经过楼梯区域才到餐厅,空间零零散散,像走在迷宫里。
空间通过设置屏风重新划分区域,相互衔接。一侧是会客厅,大面积的玻璃将室外光线、景观引入进室内来,用玻璃隔断框住人影流动,让其变身成一幢“会呼吸的房子”。
另一侧,向上生长的木质楼梯引人探寻,由社交氛围逐渐转向私人化,充盈着仪式感地通往私人空间。情绪在上升的视线中,感知光,感知平静。
会客厅里也设了有趣的小场景,以这偌大的会客厅为一个回游动线,将左右两侧的落地窗推向一边,就能去到前院或者花园,空间的行走路线变得灵活丰满。
南洋传统木门窗相对繁复,不适合深圳的气候环境,难以维护,所以室内外用的是经典的格子窗钢窗,经久耐用,搭配室内木质元素,依然沉稳质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作为一种富有东方文化底蕴的植物,在这里也被设计师巧妙地运用。
在室外的长廊上,设计师最初的设想是营造出竹径等空间形式,塑造出“竹径通幽,人在画中行”的清雅美景,所谓“竹深不见人,径声在空翠”。
和业主交流过后,他更喜欢简约、紧密一点的造景形式,所以设计师决定用几株老竹、枯桩、太湖石等进行造景,塑造更为简约、自然平静的氛围。将竹种在墙边一角,形成
“墙为纸、竹为画”
的生动画面,
不仅达到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充分体现了自然和文化的融合。
房子的玻璃外墙终日保持敞开,感觉像隐逸于一座林间竹屋,也像栖身在一处梦幻而惬意的世外之地。
从玄关看过去的视角
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南洋风情,似乎是各种绚丽夺目的颜色的调色板,对比极其强烈,大朵的花和大棵的树,海和帆船;桃红、橘黄、宝蓝、翠绿等毫无顾忌地混杂在一起,有着亚热带特有的蛮风和野趣。总之,和那里的气候一样,热烈、奔放、张扬。
从这所房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南洋。藤编的元素,典雅的立柱,绚丽收敛的地毯,褐色,结实、粗糙,如当地人在阳光和海风中黝黑了的脸色,以及坚韧缄默的个性。记忆中南洋常见的颜色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只是都变得收敛、有分寸、娇嫩的、浅浅的、绝对不会夸张。整体空间至纯至雅、轻盈深邃,散发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的魅力,在历史与当代文化间,找到很好的融合和平衡。
通常而言,生活的诗意并不在追求宏大的叙事性,反而是蕴藏于一抹投射而进的晨光、午后的闲庭信步或片刻的遐想之中。无论繁华闹市中的住宅,或是山川河流之间的自然居所,设计师在创造空间的同时也在有意构建与自然的关系,即便建筑和人都会随着时光而流逝,但回忆、情感、体验等深层次的感知和表达而出的精神意义却永恒存在。
原先的楼梯位置在现有房子的中心位置,对于家里的整体面积来说,显得不大气,于是将楼梯挪到客厅对面,在原楼梯位置处造一处自然景观,栽种龟背竹或等大叶植物,更显得生机勃勃。
通往餐厅的过道
走在这过道间,过道的属性被消隐掉了,人忘记了物理空间本来限定的模样,只关注游走于光的世界,感受着时间所带来的静谧。
餐厅 |
Restaurant
我们家平常是不看电视的,只有一家人在吃早餐的时候会偶尔开着看下新闻,黄先生说。
半开放式厨房与餐厅相连,通透宽敞,餐厅同样与室外景致相连通,坐在那里往外一看,庭院外栽种各种各样的鲜花,枝条优美地垂坠着。
相比会客厅的沉稳,餐厅这里更显得清爽,通铺的浅米色地砖,繁复的线条,木制古朴吊灯,深浅颜色的搭配交融在一起,装饰空间的材质细腻,奢华雅致和自然气息结合。家中仿佛有了一处活水,承载着思绪流动在空间每一处。
长辈房 |
Elder Room
简约素雅是整个长辈房的基调,木质为空间增添了自然的气息与温润的触感,营造出更加真实的状态。整体营造一种清爽、婉约、庄雅的感觉。
二楼过道 |
Second floor hallway
拾阶而上,进入二楼空间,实木护栏构造让视线自由望远,或看到庭院景色、或与楼下的人互动,空间更轻盈、通透。
家庭图书馆 |
Home Library
林语堂曾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黄先生家族历来尊崇私塾教育”,请“先生”来家里给孩子“上课”,相比当代传统的教育模式,黄先生更重视陪伴和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其不受束缚的自由生长。也正是如此,几岁的孩子在艺术造诣上已经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平常的画作习稿,寥寥几笔,画面却生动有趣,许是功力深厚的成年人也达不到的松弛和自由。此刻,独立的认知和选择似乎有了坚定的回想。
右侧是小朋友的学习区
二楼摈弃传统的客厅起居室,转变为一个舒适的读书区和家庭互动区。
黄先生和家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看书大家会聚在一起看,不可以把书拿进卧室,所以学术氛围的营造在家里也至关重要。
他说家里大约有一万多本书,而且每年还会新购书籍,80%是16开,20%是8开。到顶的柜子能满足大量的书籍摆放需求,在书柜的构成上我们根据书籍类型进行了区分,朝过道是两排可以放置大的画册类型区域,里面的书柜则是放置16开的书籍区域,这样更方便拿取。
这个空间连接茶室和儿童房,在这个空间里,家人可以共同阅读,相互交流,增进感情,馥郁的木质调,字画、陶瓷、艺术品、成堆的书籍,为家庭创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环境。
书房兼
茶室 |
Study and Tea Room
长桌上的盆景与书架上的器物,以沉静的生命力
,成就了主人的雅致乐趣。闲暇之时,心中之想,尽在笔下。一点一提,一撇一捺,一字一句,是对传统的敬畏,也是风骨的传承。
文献金石、字画古玩,成为
这个空间纯粹的艺术杰作,拥有漫长岁月赋予它们的气场和能量。
男孩房
| Boys Room
“我们家是那种家族集体观念很强的家庭,兄弟要一起住到高中才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卧室,我和我弟弟也是这样过来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是这样。”黄先生说。
业主家有两个活泼的男孩,考虑到屋主家庭情况,所以在做儿童房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小孩所需要的功能和足够收纳储物,还要满足一些娱乐设施,但是又不能过于童趣。
这个房屋层高有3米5,层高比较优越,所以我们搭建了一个树屋的形式,下面搭建一个15公分的地台做成睡眠区,上面是睡眠区,也可以当做他们的秘密基地,楼梯的设置可以满足小朋友攀爬好奇的天性。利用飘窗下方搭建书桌,完全可以容纳下两个小孩一起学习,明亮的光线、温润的木质材质、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儿童房空间。
亲子互动不仅限于客厅、房间、应该设置在家里的各个空间和细节上,在衣柜的一侧,做了一个隐形门,通往家庭图书馆,书香氛围的营造,手足情谊,父母的陪伴,有趣有爱的童年开始了~
男孩房套
卫 | Set Guard
套卫双盆设置可以满足早起上学时一起洗漱的需求,哑光长条形状哑光砖结合花砖,让这个空间又可爱又酷!
主卧
| Master bedroom
主卧以暖色为基调,墙面没有做过多的装饰,弧形曲线、欧式线条、老式木门,床头背景那精美复古绿壁布,勾勒出极具海岛风情的静谧空间。
一扇满洲窗,满眼岭南情。
满洲窗由清代驻扎在广东的满洲官兵带来的北方窗户样式,在岭南文化、审美以及外来西方文化共同作用下,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的建筑窗户。在卧室和主卫之间,设计师做了一个满洲窗设计,满洲窗花砖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浴室的隐私,又能让空间之间产生微妙的互动。
居室 | Living Room
起居室连接瑜伽区和主卫,也是一个过渡区,窗户可以打开,
倚在边缘,与一层的客厅形成视觉上的互通,可以和楼下进行互动,有时黄先生在那里接待朋友,有时候孩子会在那里玩耍,阳光从窗户迎过来,生活的重要内容一目了然。
主卫
| Master Bath
极繁造就极致浪漫,花砖和石材材质的碰撞让主卫空间非常有灵气,黄铜和老木头为空间塑造出一种精致、复古情调,下降高度的梳妆镜满足女主人坐着化妆、护肤的需求,这矜贵的一幕总能让人联想到电影里的女主~
瑜伽区
| Yoga area
女主人喜欢传统瑜伽,穿过起居室就是女主人的瑜伽区,瑜伽区和主卫之间也有一扇满洲花窗,重复的元素运用,让空间之间更有延展性。
在瑜伽区我们也做了一个景观区域,这铺设石子、竹子、栽种三角梅等,相比楼下,这里会更热烈浪漫。三角梅是男业主专门为女业主种的,他说等到春秋花期的时候,三角梅热烈绽放,可以从二楼垂坠下来,回到家的就能看到。
静谧的空间,充足的光线,张扬的、姿态美丽的绿植景观,一草一木,都在滋养身心。
室内的方案是一次性就过了的,但是花园的方案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业主是一个有很深文化底蕴的人,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关于自己的游园上面体验和想法,家其实是很个人的体现,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帮业主把这些情感融入在新家里面,所以景观部分我们经历了几轮的更深入的探讨。
休闲区
| Leisure area
最后确认的园林方案是在中式园林的基础上结合了岭南元素,沿着北面通过竹林夹道的长廊,或者绕过客厅、餐厅可以进入庭院,院内设有休闲区、品茗区,景观区,松树、苔藓、菖蒲、太湖石、古建石制构件……叠山理水的假石,曲桥的百折千回(夸张一下),设计师通过空间的分隔,变化与对比,连接与转折,塑造出了“居游之间得真趣”的美好生活场景。
《长物志》
在休闲区旁曲桥栏上,黄先生特意强调希望这里有一个盆景区,盆景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型,在日常的养护中和院子一起生成,
它的根基深植于土地之中,正如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它就像是别墅里的一位智者,
默默守望着家族的生活,在后续见证着每一代人的故事。这种时间的流动带来的景观具象的变化更让人心动。
树下横有一池,池中有鱼,遨游往复东晋简文帝游园时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借用在此处,恰如其分。
花园
在这个家中,与其将空间概括为某种风格,不如说它蕴含着由时间、记忆、情感糅合交织而成的气韵。家的营造融汇了几代人的心力,才呈现出如今这种饱满的状态。
这个家于屋主而言是打造出他的精深净土,于我们而言是爬过了一座新的高山,我想,设计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此,攀爬很难,但是人生的意义也因为这一路的探索更加丰满~
项目地址 | 深圳 圣莫丽斯
项目面积 | 485㎡
设计单位 | 深圳余间设计有限公司
主案设计 | 末一、刘全
园林设计 | 末一、青野
深化设计 | 嘉乐
执行设计 | 刘全
文案撰稿 | 阿月
主要建材 | 涂料、木材、石材
末一和刘全皆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两人学生时期是同学和室友,工作以后亦是合作多年且默契十足的搭档。 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个体,她们致力于为那些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景与深意的人群打造健康、人文、艺术、有温度、有调性的住宅空间。她们热爱艺术也热爱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她们希望慢下来,去打造真正契合个体生命形态的精神住宅空间。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