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设计 意境东方,光影与空间的诗意对话_20250521
2025-05-21 21:30
当代人对居住的向往,早已跳脱风格的表层桎梏,转而追寻风格肌理中流淌的生活哲学——那是我们心所崇尚的精神共鸣。当东方意境的深邃,悄然融入中古设计的骨血,一种浸润着时光温度的居住美学便应运而生。它以静谧之姿扎根生活土壤,于岁月褶皱里舒展从容气韵,让每个空间都成为叩问本真的精神原乡。接下来,且让我们透过这几个设计,解码其深藏的气质密码与人文底蕴。
宋时风雅,褪去繁华,让生活回归本真,尽显自然之美。位于
门厅利用功能性柜体划分较为宽敞的空间,透过柜类组合,制造光影,有隐私性,有美观性。
通过玄关柜和厨房吧台之间过道来至客厅,圆桌位于南北过道中辅线上更有仪式感,轻松6人就餐,和厨房客厅有很好的关联互动。
以落地窗后合适通道的前提下摆放沙发,营造客厅空间,让公区动线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主卧拆除原有飘窗,扩大使用面积,合理安放储物柜体,解决功能同时定制床头柜,统一木饰面材质后也将显得卧室更加宽敞。
回归东方,悟道自然,作为设计机构创始人刘金峰的自宅,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
刘金峰认为:中国人的家,应该有东方人文的生活态度。不以简单或复杂的装饰定位生活主题,期望透过最质朴简单的语言,探索东方现代主义感的家。让生活回归情感,将自然、度假感导入室内空间,充分融合屋主以及家人的偏爱和喜好,连接东方美学到当代生活。
回归空间本身,转译为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将中国古建筑元素“移”入室内,从视觉上创建出空间的秩序感与仪式感,划分了功能区域,“不可居无竹”的隐喻,在精神上滋养着居者成长,为此处增添了些许“游园”时半遮半掩的趣味。
大量采用原木、留白的处理手法,隐藏关于设计痕迹,用材质与肌理为空间刻下时光的印记,营造整体雅致的度假氛围。
公共空间应该是开放、多元的,由墙及顶,对比例、光线、材料的细节把控,透过不同肌理的碰撞,营造空间的静谧气质。用细节给人以充盈的感官体验,营造更好的互动性与社交可能。
追求“自然之道”,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生活,是中国和亚洲地区曾经共享的价值观与建造方式。
设计师尽力赋予空间一种旧宅的自然感、时间感与艺术感,加以温暖、朴实的色调,营造纯粹、静谧的冥想空间,更深度地感受空间的内在美。
保留旧时的痕迹,用颇有岁月感的窗棂做镜框,透过量体之间的立面堆叠,形成有趣的几何变化。
旧窗雕花置于老人房做推拉窗,让情感得以延续,利用窗形的建构感,让光慢慢渗入室内。在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致之间连接起亲密关系。
内玄关的置入,成为更私密的情绪过渡场,建立独特的步入式仪式感。
步入主卧,将侘寂禅意及东方元素有机结合,表达出干净纯粹的生活本真,感受自然栖居的惬意与宁静。
带着异域风格的装饰柜,摆上颇有意境的水墨画,空灵而有余味
当纱帘打开时,此刻阳光也渗透进来。窗前读书看星月,是一处独属的精神角落,足以让人安然自得,治愈心灵。在这里,停下被生活追赶的脚步,细品悠闲慢生活。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