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丨凌子达:极简之上,轻奢之境_20250718
2025-07-18 13:16
在空间不断演化的当下,达观抛开户型与风格的标签,回归住宅的本质——回应真实生活。
无论是大平层、Loft,还是一人独居SOHO,它们虽形态各异,却共同指向:空间为人服务,设计关乎生活。
这一次,达观以三个住宅项目为样本,探讨如何以建筑、光影与材质,描绘当代理想居所的多种可能。
在空间成为生活容器的当下,真正打动人的住宅,往往不是装饰的堆砌,而是尺度与细节的精度拿捏。
达观为这套大平层赋予的,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个生活节奏的重新提案——理性秩序之下的情感温度,克制极简中的柔和流动。
设计将入口玄关一侧打造为“仪式性过渡”,以木饰面与弧形艺术装饰构筑情绪入口,回应空间起承转合。
开放式客餐厨贯穿南北,玻璃隔断与半高墙体巧妙划界,保证通透同时延续空间的连续性。全屋动线如水般柔滑流畅,不突兀、不打断,让生活在其中自然展开。
书房、客厅、厨房、卧室的界限被柔化,书房可以阅读也可会客,厨房既是操作区也成为家庭互动的焦点。
整体以浅米灰与奶油木色为基底,局部以皮革、金属、岩板等异材质作点缀。材质的对比不为炫技,而是让空间更“有人情味”。
摒弃形式感强烈的吊顶与复杂装饰,转而以线性灯带、隐形门、内嵌收纳系统提升空间整体性。将“看不见的设计”藏于生活细节中,让空间真正为人服务。
卧室部分,设计更强调一种“可沉浸”的安静场域。主卧选用低饱和度米灰调,搭配原木与布艺,温柔包裹起一日终章的情绪;墙面内嵌光源,营造出无主灯的整体柔和感。
这套大平层在极简之中并不空,而是在结构、光线与材质中织入生活的纹理。它并不喧哗,却以克制的姿态容纳丰沛日常。
在快速跃迁的城市节奏中,人们渴望的已不只是居所,而是一种可呼吸的生活方式。
达观在这套双层Loft中,以极简线条勾勒结构的自由感,探索空间的更多可能,营造出轻盈且有质感的当代表达。
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开放式办公与会客空间的融合。
整面通高书架与镜面材质延展了视觉感知,折线楼梯以雕塑姿态引导视线向上。大地色系铺陈其间,带来沉稳与温度。
柔和灯带顺势延伸至空间各角,不仅勾勒出建筑肌理,更使整个一层在光影之间流动、呼吸。
这里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一次次灵感碰撞与交流的发生地。
拾阶而上,迎来一个纯粹而通透的休憩空间。卧室区域延续简约调性,以低饱和度色彩配合温润材质,营造如酒店般的惬意氛围。
步入式衣帽间贯穿睡眠与更衣动线,功能与美感并重。悬浮床架、隐形收纳、镜面橱窗,设计细节被克制地安放其中,予人无声的秩序感。
达观更倾向于赋予空间“可变”的可能。将墙体退让,将视觉打开,让使用者成为真正的主角。在快节奏都市里,这样一处带有层次与呼吸感的Loft,是对生活最温柔的回应。
这个空间不大,却足够装下一个人的全部日常。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刻意的标签,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居住者真实的生活状态——自由、克制、安静,且有质感。
空间不靠复杂造型博眼球,而是用精准尺度与留白,给予情绪安放的场域。设计摒弃传统分区,以“流动感”串联客厅、餐厨与休闲区域,营造出通透、柔和的开放格局。
艺术家具与温柔光线交织在一起,构成空间的情绪。不必刻意强调“风格”,因为真正高级的空间,从不需要多说。
空间,没有标准答案。但好设计,往往悄无声息地接住了居者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从一人独处的节奏,到家庭共享的秩序,从极简到轻奢,从留白到层次——我们在这三种空间里,看见的不只是设计的逻辑,更是人与空间之间,微妙而温柔的对话。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