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平米巴黎粗野主义小空间,装得下艺术家伴侣的奇思妙想_20250727
2025-07-27 11:23
在巴黎第10区的一座20世纪70年代经典建筑中,室内设计师玛丽·波纳尔(Marie Bonnard)为一对艺术家伴侣改造了一间80平米的小公寓,它既保留原有的年代风格印记,也引入精炼的现代设计。“在此之前,这间公寓自建成以来从未翻新过。地毯、墙纸、隔断等等,一切都保持着初始状态。”法国室内设计师Marie Bonnard回忆道,她曾在珠宝行业浸润约十年,然后加入建筑师兼设计师India Mahdavi团队,再在巴黎创建了同名室内设计工作室Studio Marie Bonnard。
前景处,安装的蓝黑色漆面推拉门由法国建筑事务所Studio Marie Bonnard设计,旁边是一张由捷克设计师Robert Slezak设计的包豪斯风格黑色沙发;小木凳上摆着一件法国设计师Noé Duchaufour-Lawrance为Ligne Roset品牌设计的陶瓷花瓶。背景处,樱桃木书架由Studio Marie Bonnard设计;钢制结构的Wassily扶手椅由匈牙利裔德国建筑师Marcel Breuer设计;黄色座椅是德国设计师Helmut Bätzner为Bofinger品牌设计的BA1171椅。地面上则放置了法国艺术家 Nicolas Vial的画作。
法国设计师Marie Bonnard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并曾在巴黎的装饰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进修室内设计,如今在巴黎创建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工作室Studio Marie Bonnard,她崇尚手工艺精神,喜欢创作陶瓷器物,这也是她的建筑思考的延伸。从微型建筑模型,到灵感源自摩天大楼的花瓶,以及折叠与螺旋结构雕塑,她在陶器作品中探索不同尺度间的结构关系。
图一:书架上,陈列着法国陶艺家Clément Bataille制作的陶瓷盘,以及法国陶艺家Jérémy Bellina的花瓶作品;书架右侧交叉的金色落地灯,是法国设计工作室DAS Studio设计的Spear灯具;图二:为了给浴室引入自然光,墙面中嵌入的柱状玻璃结构让阳光从书架区域洒落进来,旁边悬挂着屋主淘来的壁灯。左侧的橡木沙发,是丹麦设计师Thygesen - Sørensen在20世纪70年设计的中古家具。
初次探访时,她与屋主在褪色的印花墙纸背后,意外发现了过去留下的馈赠:未经修饰的混凝土墙体,以及保存完好的桃花心木衣柜。“现有的建筑结构已经足够美,我们立刻想到,应当重新利用这些原始的墙体。”然而,原先的室内布局过于封闭而分散,动线迂回,采光受阻,但Marie从中看到了可能性。“我们很快构思出一个开放的布局,像20世纪70年代的室内布景。”设计师如此说道。如今,这间公寓围绕开敞的客厅布置,连接开放式厨房、阅读区、卧室和画室。
玄关处的座椅,是荷兰设计师Friso Kramer为德国品牌Wilkhahn设计的Olympia 120/2长凳,是屋主在柏林淘到的旧物。它的明亮色彩与背景的混凝土墙形成对比。左侧是公寓原有的桃花心木柜门。
“我们的设计延续了上世纪70年代的美学线索,保留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明亮多彩的元素加以均衡:不锈钢厨房、棋盘格挡水板、桃花心木衣柜、绿色图纹的地板,以及蓝黑色漆面与樱桃木材质的推拉门。”空间中混合着不同年代的经典设计,既有现代主义建筑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设计的瓦西里Wassily椅,以及一张20世纪70年代的捷克沙发,也有当代比利时品牌Muller Van Severen的Alu铝制椅子。室内设计师Marie特别定制了部分家具,例如悬空的樱桃木书架,结构轻盈,低调地融入空间。
图一:在厨房与餐厅区域,由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LC6餐桌旁,搭配比利时设计师组合Muller Van Severen设计的Alu铝制椅。餐桌中央陈列着法国陶艺家Sophie Parachey的陶瓷花瓶作品,背景的墙上挂着法国艺术家Florence Obrecht的一幅画作;图二:在起居区域,少量色彩的点缀为空间增添了活力。背景处,图腾状的落地灯是日本设计师Kazuhide Takahama(高滨和秀)设计的Totem灯具。
最初在寻找住所时,屋主倾向于找一间铺设混凝土地面的公寓。“最初来看房时,我们撕开墙纸,掀开地毯,发现了原始的混凝土结构。我们当时就确定,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Marie说。他们选择展现这些原始元素本身的特质,而非将其抹除。“我们让裸露的混凝土与干净的白墙形成反差。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平衡。”而空间中各种直线造型与钢制窗框的长窗,也延续了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精神。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斗柜上,摆放着法国摄影师Angélique Stehli的摄影作品。墙上安装着屋主收藏的古董壁灯。
家具的选择上,既有从旧物市场淘来的珍品,也不乏当代设计师的作品,寻找家具和改造这个家的过程,仿佛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程。“两位屋主都是感性的艺术家。”Marie Bonnard说。他们希望家中的布置能突出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和家具。其中,有一张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LC6餐桌,是屋主从住在马赛的祖母那里继承来的(她住在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著名马赛公寓Cité Radieuse);还有一张来自柏林地铁的长凳,是屋主二人在柏林生活时淘到的。
图一:厨房为开放式布局,整体以不锈钢材质打造,铺设蓝灰色瓷砖,并以黑白棋盘格边框界定空间,勾勒出清晰的结构感与视觉节奏;图二:厨房中,搁架上陈列着法国陶艺家Clément Bataille的陶瓷画作,以及法国陶艺家Marie des Courtils的一组陶瓷器皿作品;台面上的陶瓷水壶是法国陶艺家Jérémy Bellina的作品。
家中各个角落无不在致敬包豪斯设计,包豪斯作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反叛,偏向理性与科学的表达,但其美学从不脱离功能,其核心理念,如简约、节制、形式的纯粹与象征意义等,与东方美学有相通之处。比如瑞士色彩大师、表现主义画家、艺术理论家Johannes Itten是包豪斯学校早期教师,他深受神秘主义和东方宗教哲学影响,将精神性和现代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
卧室内,保留了一扇公寓原有的桃花心木门。床头的墙上装有法国设计师Charlotte Perriand为Nemo品牌设计的小壁灯,床边白色的Componibili床头柜来自意大利品牌Kartell,法国艺术家Antonin Paoli-Vial的一幅油画作品斜靠在墙角。
色彩的运用也是这间小公寓最为精彩的表达之一。设计师以粗野质朴的建筑结构作为背景,包括裸露的混凝土墙体、中性色调和自然的矿物材料,同时加入跳跃的彩色点缀和丰富的纹理细节,如画室的绿色地板、厨房的瓷砖、桃花心木、漆面等,营造出层次分明且均衡的空间感。
色彩也被赋予逻辑与秩序,引导视线,创造视觉节奏,比如艺术家屋主的画室,其设计灵感来自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画室墙面被涂成银色,并铺设了20世纪70年代风格的绿色地板,不易留下颜料污渍。
床对面摆放着瑞士品牌USM的收纳柜,墙角的灯具是意大利设计师Achille Castiglioni设计的Parentesi落地灯。
从画室开始,适度的色彩元素延展到其余区域。两扇通高的推拉门划分着空间,一扇是温润的樱桃木材质,另一扇则刷上深蓝近黑的亮漆。开放式厨房以不锈钢材质为主调,墙面则铺贴蓝灰色瓷砖,以黑白棋盘格作为边框,清晰而雅致地勾勒出分区的边界。卧室墙面延续了蓝灰色,与原有的桃花心木门在深浅之间自然过渡,色彩的节奏在空间里流动,平衡了理性与温度。浴室中富于节奏感的几何拼贴设计,也致敬着包豪斯的设计精髓。
图一:画室隐约有20世纪70年代的氛围,铺设了带圆环纹路的绿色反光地板。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木质边柜,搭配法国设计师Axel Chay为Monoprix品牌设计的奇特壁灯;意大利设计师Joe Colombo设计的Bobby手推车上,放着绘画工具;房间内散落着两位法国艺术家Clément Bataille与Antonin Paoli-Vial的画作,以及法国摄影师Léo Louis Woo的摄影作品;图二:浴室以极简几何的瓷砖铺排方式,展现注重理性秩序的包豪斯风格。
简洁的几何序列是对包豪斯设计美学的致敬。“我们参考了很多包豪斯时期的经典图像,从那些严谨的线条和鲜明的配色中汲取灵感。我们先确定了黄色、天蓝、黑与白的色彩基调,然后基于这些色块,排列出浴室墙面的构图。”室内设计师解释道。为了引入更多自然光,Marie Bonnard在浴室墙面中嵌入了柱状的玻璃结构,面向相邻的书架。书架旁边的大窗户,让阳光洒入室内。“白天,阳光穿过玻璃砖,在浴室里投下柔和而变幻的光影。”这个家剥离了多余的装饰与干扰,为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留出空间。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