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沙溪:一座房子、一种存在

2025-08-13 21:15
  
一代代青年成长又蜕变,但黑塞从未过时。小白恰恰是一位黑塞笔下主人公式的青年。他用五年时间在北京创业,尝试向外实践;又用五年时间和建筑师朋友王岩石、白河在沙溪盖了一座房子,回应内在觉醒。他只是想“活成自己,活成一种存在”,去走一条他期待自己走的路。

                            
午后的阳光从高耸的棕榈树之间穿过,充满野趣的后院是房子主人小白的私家营地,他还曾经在这里给朋友策划浪漫至极的婚礼。

                            
沙溪是云南大理的一座古镇,四面环山,气候宜人。黑惠江自云岭山脉奔流而下,至此地时渐趋平缓,淌过村落、田野和古老的石拱桥,成群的鸭子在水中翻滚,散落的羊和马在河滩上吃着草。当小白决定结束公司离开北京时,那幅古典画卷般的沙溪场景立刻浮现在他眼前。人们都说沙溪“小山小水小坝子”,而小白偏爱它的“小”,那是身体本能感受到的熨帖。他的新家“东南村8号”就落在离坝子中心仅两公里的一片半山坡上,成为这幅画卷中新添的一笔。

                            
东南村8号主人小白(本名白惠泽),他曾是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Someet的创立者。2020年春天,小白从北京搬到沙溪,开启新的人生。

                            
老柿子树随风摇曳,蜘蛛在叶丛中结着网。小白专门开辟的池塘用来给路过的鸟儿喝水,青蛙和小鱼在小池塘里游来游去,蜻蜓掠过水面,梅子树悄然落下果子,敲响帐篷,也拨动人的心弦。这里是小白的另一个根。
小白请来自己的好朋友——北京xian氙建筑工作室的创始建筑师王岩石与白河,由其负责从建筑到室内的全部设计,三个理想主义者一拍即合。两位建筑师并未急着描绘建筑的样子,而是跟着小白一起去体验沙溪的气候、建筑、色彩和食物的味道,与本地白族人一起穿梭于山河田村、院落民居、寺院、庙或庵、魁阁戏台、商铺或市集……位于坝子中央的寺登街至今仍是社区中心所在,经过修缮的古魁阁戏台仍熠熠生辉地立于四方街广场。

                            
北京xian氙建筑工作室创始建筑师王岩石(左)与白河(右),负责了整个东南村8号的建筑与室内设计。
傍晚时分,当夕阳将青石板染成金黄,小白常和朋友们来广场上踢毽子,甚至即兴起舞。在沙溪,时间似乎也变得像黑惠江一样舒缓从容。
王岩石与白河感叹道:“我们真正进入的不再仅仅是建筑学科的知识传统,而是一种连续的时空情境,人们置身于历史之中,又在此刻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能够看到来时的路。这给予我们一种信念,无比真实且极具共同体愿景的建筑物和场所,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种信念鼓舞了所有人。

                            
为了尽量实现开阔无柱的空间和保证隔音效果,东区、南区以及西区的三栋楼均采用剪力墙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主体曼妙的曲线塑造出的轻盈漂浮的自在感,让东南村8号成为整个坝子最与众不同的存在。

                            
小白和建筑师王岩石与白河从甲方乙方逐渐变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两位家建筑师只要来到沙溪,就一定会来东南村8号。院子东区地势最高设为正房,一层是客厅兼公共空间,二层是主卧室。南区分布着四间客房,上面拥有一个舒适、视野绝佳的露台。为了让更多人体验这座房子,东南村8号采取了对外开放预订的方式。
在沙溪安一个家,这是小白对自我内在觉醒的一次回应。不仅是小白选择了沙溪,也是沙溪选择了他。小白本名为“白惠泽”,他父亲取“惠泽天下”之意,显然对他寄予厚望。东南村8号开工前,小白偶然在镇子中心的本主庙里看到了一块匾额,上面题着“惠泽长流”四个字,而滋养整个坝子的黑惠江亦与他的名字形成工整对仗,这样的天赐之合怎能不令他心旌摇荡?

                            
小白和建筑师通过无数的远程通话和视频,他从不会看图纸到变成百事通,后来甚至吃住都在工地,到房子建成,他变成了大半个“建造专家”。爱犬Wooly同小白一样是这栋房子的主人,主卧室有个半室外的花园式阳台,这里是Wooly的领地。
小白从不掩饰自己对浪漫的热爱,没有这种浪漫就不会有今天的东南村8号。从2020年签下20年租约、启动设计到去年年底建成,在他30~35岁的五年时间里,他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推动愿景中的这座房子变成现实。
这是漫长而艰辛的五年,并非一开始就有那么多预算。2020年结束公司时,小白所剩不多的存款的第一笔开支是买了一架梦寐以求的钢琴。“钢琴是活的,我的身体能感受到与它同频的震颤”。他半开玩笑说,这个家首先就是为这架钢琴而生。这架钢琴现在就摆在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小白随时都可以即兴奏上一曲。

                            
裸露的部分混凝土结构奠定了房子的整体基调。主卧位于东区主体二层,拥有视野辽阔的开放式格局。东西南北皆留有与自然相通的气口,两侧开设落地玻璃门窗,一侧为后院,另一侧则为内院。身处卧室内,即便一个转身,目之所及皆是远山、树林和整个坝子的风光。

                            
卧室用Moso的竹质地板平衡混凝土的冰冷,搭配柔和的棉麻布料,生活的平和在这里有了温度和质感的表达。布艺沙发出自Norhor Asiades,羊毛地毯出自LiandWu Paulig,原木斜纹桌出自Zara Home。

                            
从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到建造,再到完成,前后曾有两三百位本地白族工匠参与到施工中来。建筑师王岩石和白河虽然有丰富的乡村建筑经验,能够飞到现场来解决关键问题,且坚持对项目保持完全的掌控,但他们常驻北京,小白便成为连接现代设计体系与本地建造之间的桥梁。

                            
名叫松露的黑猫闲庭兴步穿过。客厅采用黄泥饰面,Moso的重竹地板亦可以让人席地而坐。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乐器放置在这里,兴致所起,小白和朋友们便可即兴而乐。
当小白搬到沙溪、付完房租时,房子还没开始建,存款已所剩无几。也许是他和他的梦想都极具感召力,在建房过程中出现的无数看似无解的难题,最终都在各种善意的帮助下迎刃而解。房子终于如愿建成,只是他却借了很大一笔钱。除了这座房子,他看起来一无所有,但也因这座房子,他极其富有。小白是一个绝对激进但富于实干精神的浪漫主义者,也可能被当作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

                            
东区一层舞台,与客厅相连,从室内直接延伸至内院,落地门窗可自由折叠,仅上方设吊轨,既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又保持了空间的统一完整性,即兴的舞台便能尽情舒展。舞台空间里的中古猎鹰椅由Sigurd Resse设计,出自Vatne Møbler制造,酥油茶陈皮木桶为香格里拉民俗旧物。旁侧是贯通整座建筑的书塔(空塔),底部放着一条NAZA整木长条凳,旁边有一盏Tommaso Cimini设计的落地灯,出自Lumina Daphine Terra。

                            
卧室与空塔相连,只一门一帘之隔,阳光和月光随着四时风景映照在房间,永恒与瞬间性在这里达成了一种极致的交融。
对于小白、王岩石与白河来说,东南村8号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个体的家,而是一种精神图腾或坐标。它是一个整合的“一”,又或者是“一个自在状态的院子”,也能让来访的朋友或有缘人体验回归真实自我的状态。整座房子呈开放式的围合状态,中庭的院落、四方天井延续大理白族传统的四合院制式,与自然比邻而居。敞开的客厅也是一个即兴的舞台,邀上三五好友,一起玩音乐、或歌或舞、围炉烤火……这种排序体现了对灵性体验的重视——家不仅是躯体的容器,更是灵魂感知的场域。房子成了身体的延伸!

                            
与小白对自然的热爱心有灵犀,建筑师王岩石和白河一直对广阔
的自然环境有着发自本能的关注,他们希望把东南村8号扩展成沙
溪的自然体察站。王岩石和白河来到这里考察时,第一件事就是把房东家的长凳搬到院子里躺着看天,爬上其实并不能上人的瓦屋顶看云看山。日晷塔和空塔是他们最早凭空提出的设计,小白立即
表示强烈的赞同。日晷塔刻画着光阴。当光针和影针在日晷上移动,在墙
壁上投下影子时,人们意识到自身也不过是宇宙的一部分。

                            
建筑师王岩石与白河提到:“5个天井的留白传统是古人智慧,空气和光线因此而处处流动,我们非常欣赏这些家之‘飞地’的潜力。”他们由此出发,在传统格局的留白处将天井设计为日晷塔,一侧是与之相连的茶空间和瑜伽室。绳纹陶罐购自本地白族民居处。

                            
空塔在建造过程中发展为书塔,可容纳藏书五六万册,通高6米,贯穿书阁、卧室、客厅。且书塔首先为感知天地、观云听雨而存在,仿佛一座以天地为师的祭坛。塔顶设置鼓形开口,直通天际。偶尔雨落下,天空、雨、顺塔而生长的爬藤植物、人,天时地利融为一体。这是属于东南村8号的魔法时刻,小白对此非常自信。

                            
书桌面对空塔,与卧室相连。这里是看书、发呆疗愈的地方,也是小白祭拜祖
先之处,具有一种连通天地的仪式感。实木书桌出自
Root-Branch Zals,桌面台灯出自Hay,黑胡桃木双人床出
自Toppinis。
整座院落都尽可能地模糊内与外的边界,拒绝束缚,礼赞天地,向自然敞开,于是这里拥有了多个露台,错层的屋顶都是绝佳的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小白和他的朋友们偶尔跳上屋顶,从不同角度感受不断变幻的天空、云彩、山峦和乡村景观。这座房子有了生物体的特性,是活的。屋檐、山峦和美丽的格桑花与天空的交界共同组成了东南村8号的天际线,让人以本能的感知探索视线里的此地与远方。这源自小白以舞者感知世界的方式。
人、天空、雨、白云、日光、月光随意游走在房子里,空间随四时光景恣意酝酿,自由生长!小白说:“我的身体喜欢这个房子”。

                            
多功能空间,平时为茶室,也是瑜伽室,有时还用作即兴的舞蹈音乐空间。竹质地板出自Moso,人可赤足席地而坐。爬藤植物顺势而下,鱼池波光粼粼的光影投映在墙面上,是自然赋予房子最动人的画面。
东南村8号从整体上遵循了传统白族合院的格局,又采用现代结构。因地处半山坡,于是建筑师利用和优化地基高差来规划空间。现代生活意味着层高要求,加上大面积公共空间的实际需求,于是建筑规划为二层,但第二层尽可能退后,不仅形成了大面积观景露台,而且让整个院子保持着一种轻盈飞升感,同时也让望向坝子和远山的视野具有足够深的前景层次。深远的屋檐延续了白族传统的檐下灰空间,既能挡雨遮阳,也能使人随时感受四季风雨的流转。

                            
建筑师对东高西低的首层地面关系进行精细地调整与布局,最低的西区一层设置为茶空间和瑜伽室,室内净高随之刻意压低,使人尽量贴近大地。开口设置隐藏移动门,大多数时候只用可升降的竹帘,紧挨日晷塔,空间完全开放,与天地融为一体,彻底消解内外边
界。烛台为用拆房木和方钢自制而成的。铜花瓶为日本回流的老器物,茶几为本地白族民宅的火塘凳。大漆和纸提灯为日本制物。这里也是小白和朋友喝茶或跳舞的一个精神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王岩石与白河尤其感动于寺登街魁阁戏台的飘逸与隽永,一如“金阁寺”在脑中挥之不去,其屋檐形态似神鸟腾飞,这启发他们追求一种“主动拥抱天地”的状态,排除了僵硬的具象化设计或民族风情的符号化运用,转向更有机的抒情的屋檐曲线创作,形成顺时针旋转的双层屋檐,与周围山峦的起伏韵律同频。

                            
东南村8号原是一座地势较高的传统白族老院子。小白和建筑师将其重新规划建造。北区临街,是所有建筑中唯一的隐藏钢结构房屋,与周围民居保持着一致的白墙和瓦片坡屋顶。轻的并置,新的建造,和而不同。
航拍图显示,东南村8号的屋檐从平面到立体呈旋转走势,与周边传统院落匍匐在地的姿态形成对比,展现出向天空敞开的姿态。那些曲面或似水上之舟,或似飞鸟张开的翅膀,载着人飞升、幻想……整个东南村8号仿佛一座当代魁阁戏台,成为沙溪这一连续时空中充满想象力和未来感的一环,既真实又超然,提醒着我们:尘世与隐喻并非二元对立,它们可以在同一个时空中发生。

                            
露台以身体性的曲面和金属装置模糊边界,形似水上之舟,壁炉烟囱里搁了一盏长明灯,暗含灯塔之意。屋顶也是小白和朋友们喝酒、聊天、看日落的好地方。
一个晴好的夜里,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倾谈。当草地、屋顶被染成一片银白时,一轮明月正从柿子树后远远的山头爬上来。小白即兴弹起了吉他,朋友嬉笑在侧,这一切恰如其分……
摄影|林半野
撰文|王小邪Wendy Wang
编辑|田海凤Windy Tian
视觉设计|舒宁shuning、邱镜怡

                            

                            

                            

                            
  

采集分享

举报

常井项

什么也没写

732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