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center装置:“光之帐篷”

2025-05-14 14:27
  
Gregor Graf
Domcenter的建筑设计从历史语汇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当代建筑语言。其屋顶结构由三组如帐篷般的轻盈覆盖构成,呼应了“光之帐篷”这一历史意象,同时也体现出哥特式建筑的形式逻辑:翻转的穹顶似乎悬挂于教堂立面之上,轻盈而灵动。

                            

                            

                            
林茨主教座堂将自身定位为礼仪、艺术文化以及教育传播的场所。2024年,这座新哥特式建筑通过新增的 “Domcenter” 装置获得了当代性的补充,融合了宗教与世俗功能,同时也激活了主教堂广场,使其成为城市景观中的新焦点。

                            

                            
▲对新哥特式建筑的当代性补充
©Edward Beierle
与既有建筑与场地语境的对话
继2009年对主教堂广场的全面翻新及2017年祭坛区域的重新设计之后,为纪念大教堂祝圣100周年,主教堂中心于2024年落成。这一新建部分位于教堂东侧,作为无障碍出入口,不仅完善了原本相对冷清的广场区域,也将其转化为新的空间亮点。Domcenter引导访客穿过一条全新的空间序列(主教堂广场 – 主教堂中心 – 原祭衣间 – 东塔小礼拜堂),最终抵达北塔厅,使参观者得以从历史上正确的入口体验教堂空间。从城市尺度看,Domcenter在体量上呼应了西侧的大教堂工坊附属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完成”了教堂的对称构图。

                            

                            
▲将其转化成新的空间亮点
©Gregor Graf
多元协作与广泛参与
Domcenter坐落于林茨主教座堂,集信息服务、公共会面、朝圣接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其空间流程的设计——包括在东塔小礼拜堂中展示大教堂珍宝——源自一个由教会代表和未来使用者共同参与的广泛协作过程。该项目在最初的设计阶段便与奥地利联邦文物局、大教堂建筑师Wolfgang Schaffer与Michael Hager、鲁迪吉尔主教基金会进行了密切沟通与协调。

                            
▲成为教堂与广场之间的过渡区域
©Edward Beierle

                            
▲成为教堂与广场之间的过渡区域
©Edward Beierle

                            
▲家具细部
©Edward Beierle
融为整体的和谐介入
Domcenter的建筑设计从历史语汇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当代建筑语言。其屋顶结构由三组如帐篷般的轻盈覆盖构成,呼应了“光之帐篷”这一历史意象,同时也体现出哥特式建筑的形式逻辑:翻转的穹顶似乎悬挂于教堂立面之上,轻盈而灵动。这一顶篷结构为双层壳体设计:下层承重壳体为三维曲面,营造出柔和舒适的内部氛围;上层则为二维曲面,形式上呼应教堂侧廊倒置的尖拱结构。

                            

                            
▲屋顶结构由如帐篷般的轻盈覆盖构成
©Edward Beierle

                            

                            
▲顶篷结构为双层壳体设计
©Gregor Graf
功能策略与空间弹性
Domcenter作为教堂的欢迎入口,功能上类似于博物馆或音乐厅的前厅。访客从现代咖啡厅和信息接待点进入,由此被引导至教堂朝圣入口的历史路径中。

                            
▲教堂内部空间
©Edward Beierle

                            

                            

                            
▲以一条线性服务台串联各功能区
©Edward Beierle
室内以一条线性服务台串联各功能区,整合了旅游与宗教服务,并提供灵活的空间,用于举办教会或世俗活动。地下层设有卫生间与辅助空间。新设的电梯连接所有楼层,实现从主教堂广场到教堂内部的无障碍通行。

                            

                            

                            
▲灵活的展览空间
©Edward Beierle

                            

                            

                            
▲花窗光影下的展览空间
©Edward Beierle
材料与建造工艺
呼应教堂的石砌结构,新建部分采用了技术先进、自由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使其保持纤细的体量。为保护历史建筑,新建筑在结构上与大教堂完全脱离:三个屋顶壳体由多个预制构件组成,分别设置于独立支撑之上,悬浮于历史立面之前而不与之接触。沿教堂长立面布置的纤细支撑仅起抗倾斜的拉力作用。下层壳体承载结构并营造出动感空间氛围,而上层壳体则集成隔热材料,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形态上呼应教堂拱顶。

                            
▲纤细的混凝土结构
©Edward Beierle

                            

                            
▲纤细的混凝土结构
©Edward Beierle
结构工程、建筑物理与机电系统
由于与历史建筑在结构上的脱离(见第5点),主教堂中心自地下至屋顶的建造均可实现可逆性,满足文物保护的可持续性要求。仅为设置电梯以实现三层的无障碍通达,地下部分对原祭衣间进行了加固。此外,大教堂工坊还在原建筑外墙上开设了一个新的出入口。

                            
▲灯光细部
©Edward Beierle
Domcenter接入城市区域供热系统,通风则通过嵌入主教堂广场绿地中的通风塔实现。建筑背后的砂岩墙体作为热质体被充分利用,其高储热性能可防止夏季过热,并通过湿度调节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夜景
©Edward Beierle
Architects: Studio Clemens Bauder, peter haimerl.architektur
Area:196 m²
Year: 2024
Photographs: Edward Beierle, Gregor Graf
Lead Architect: Peter Haimerl
Category: Cultural Architecture, Cultural Center, Extension
Collaborators: Gernot Baumann, Felix Meyer-Sternberg
Site Management: Studio Clemens Bauder
Cathedral Master Builder: Michael Hager
Concrete Elements And Statics: Puracrete
Facade: Riegler Matallbau GmbH
Electrics And Light: ideee Hintersteiner KG
Furniture Design: Peter Haimerl . Architektur
3 D Print Furniture: Additive Tectonics
Client: Bischof-Rudiger-Stiftung
City: Linz
Country: Austria

                            
   

采集分享

举报

屿南凉北

什么也没写

310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