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秘境花园别墅,一座现代主义建筑的百年重生
2025-05-26 22:52
谈及雄心勃勃的翻新工程,鲜有作品能如德国建筑师吉斯伯特·波普勒(Gisbert Pöppler)的“花园别墅”(Garden Home),如此动人地将建筑的韵律与现代的俏皮相融于一体。
当设计师最初接手时,任务不过是做些表层修饰:调整色彩、替换家具,像是轻描淡写地为旧作描上新墨。然而,当他走进别墅的那一刻,一种更深的感触油然而生——他意识到,这不是修补,而是一场救赎。于是,设计师与他的工匠团队决定展开一场彻底的复兴:既还原建筑初生时的光辉,又赋予它当代生活的能量与温度。
由建筑师兄弟组合路德维希(Ludwig brothers)于1921年建造,是霍恩哈根花园城市的一部分。这一城市理念由工业家与艺术赞助者卡尔·恩斯特·奥斯特豪斯(Karl Ernst Osthaus)发起,旨在在工业浪潮汹涌之时,重拾艺术与工艺的共生之梦。别墅的砖砌外墙、绿荫环绕的园林环境,仿佛是写给那场乌托邦实验的情
然而,当设计师踏入屋内,这封“情书”已被时间涂抹得字迹模糊。二战的焰火曾在此留下焦痕,80年代的“翻新”则用DIY折扣美学将空间改造成了廉价舞台布景。聚苯乙烯的线脚、错位的楼梯、廉价的镀金灯具,每一处都像是对建筑原意的误读。
设计师的回应,是一首建筑的交响诗:打破原本封闭的布局,将一楼三个小房间合并为通透的“花园大厅”,如同心脏般连接起室内外的气息流转;拱形门廊取代生硬门槛,为空间赋予呼吸般的节奏,而一条通向楼上的粉色隧道楼梯,如梦如幻,唤起观者的童年与电影记忆。
设计师打开椭圆形隐秘长窗,让阳光不再只是“照亮”,而是穿行、流淌、抚摸房间最深处。倾斜的窗框结构并不张扬,但却精准地引导自然光的剧场式登场,令每个空间都在不同时间展演出独有的光影戏剧。
色彩,在设计师的手中从不是简单的粉饰,而是建筑叙事的语法。主客厅、会客室与过道以浅蓝、深红与芥末黄并置,这一组合令油漆匠一度踯躅不前,却也因此成就了空间的多维情绪。
从柠檬黄的厨房,到橄榄绿与薄荷绿交织的儿童卧室,再到浴室中红漆梳妆台与浅蓝釉面熔岩石台面的对话,每一抹色彩都像是一段低声吟诵的诗句:沉静之中有炽热,克制之下有情感的涌动。
如果说色彩是节奏,那么材质则是情感。紫色水磨石地板的密实与活泼、游艇式木质天花板的温润光泽、生动的波浪纹饰、大理石的冷艳张力——设计师以雕刻家的耐心,与工匠一同精制出每一寸表面与触感。
家具的编排如同一场精心导演的聚会。Cassina 与 Pierre Augustin Rose 的经典设计与设计师的定制之作相互映衬:曲线曼妙的 Baba 椅、致敬凯尔特神祇的 Belenus 320 餐桌、玻璃质感奇趣的 Walker 杯桌……每一件都是对空间情绪的微妙回应。
这场诗性的改造并未止步于屋内。天然泳池宛若森林之眼,菜园里生机盎然,园景设计师Manuel Wehrle以森林般的笔触为外部勾勒绿意梦境。不同于一场高调的开幕酒会,别墅完工那日,主人邀请所有工匠齐聚于此,举办了一场温暖的庆功聚会——没有赞礼与仪式,唯有真情的回响。
在这座复兴的别墅中,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一栋老房子的重生,更是一种理念的归来:真正的美,不在于我们建造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建造。空间的灵魂,从来不是形体,而是那些无数双手共同缔造出的温度与细节。
正如设计师所言:“恢复昔日辉煌,从来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一次与时间共舞的旅程。”
一座现代主义先驱自宅,见证了菲利普·约翰逊、伊姆斯夫妇与野口勇的交往友谊
10年梦幻之作,Philippe Starck最新酒店开幕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