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价值到商业体验:鲁班时代的空间思考

2025-09-24 22:40
  
Preface
在当代商业与品牌体验的语境中,鲁班时代建筑装饰设计选择了一条不同于“风格化”的路径。他们关注的不只是空间的外在形式,而是如何让美学在商业环境中转化为价值——
既回应市场需求,又为品牌打开新的叙事维度
。团队的实践涵盖商业综合体、零售空间的系统化设计,以及品牌视觉形象的延展,其共同点在于对“空间—品牌—人的关系”的持续探索。
在本期专访中,我们对话了
FRAME Awards 2025 评委、鲁班时代创始人陈洪波
,谈及他与设计的缘起、方法背后的逻辑,以及他对未来品牌体验的思考。

                            
陈洪波
鲁班时代建筑装饰设计
创始人/创意总监

                            
与设计的相遇与选择
从认知觉醒到系统性设计
FRAME
您最初是如何进入设计领域的?当时是怎样的契机吸引您走向空间设计?
陈洪波
我入设计领域
并非出于对形式美学的单向追求,而是
源于对空间价值的认知觉醒
。早期在甲方和施工端的实践让我跳出了设计的单点视角,设计不仅是美学创作,更是串联需求、成本、工艺与价值的系统工程。在甲方,我理解到设计必须服务于使用者功能与商业逻辑,在施工端,我学会尊重材料物性、工艺逻辑与现场语境。
这两段经历为我构建了设计的双向坐标系,
一端关注为何设计,一端关注如何实现
。当全链路认知形成闭环,投身设计便成了必然。
鲁班时代践行的正是这种系统性设计观,以需求为宗、以落地为基,让美学生长于功能与工艺之中,实现空间从形式存在到价值载体的升维。

                            

                            
火地晋 H.DIJIN Showroom - Office © 聂晓聪
FRAME
回归您的设计历程,您的设计理念在哪些关键时刻发生过转折?
陈洪波
我的设计理念随着实践深化经历了三次关键转折,皆在破立之间更臻本真。
第一重转折是在甲方阶段,从形式评判到需求溯源,认识到设计起点应是对使用者功能诉求和商业逻辑的精准解码。第二重转折是在施工端,从创意崇拜到边界认知,理解创意必须在材料、工艺和现场语境约束下落地,美学表达与可行性需平衡。
第三重转折是在创立鲁班时代后,从单点设计到系统构建,
设计不仅塑造空间,更串联需求定义、美学转化、工艺落地和价值输出,交付能够承载商业与使用价值的完整空间生态。

                            

                            
ZHUZHANG © 聂晓聪
FRAME
作为 FRAME Awards 评委,您横向看到很多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给您带来了哪些启发?在您看来,什么才算是“好设计”?
陈洪波
在评审过程中我得到两个核心启发。第一,设计核心竞争力不在风格标签,而在对需求的精准响应。优秀案例跳出形式美学比拼,以使用者功能和项目逻辑为起点,解决真实问题。第二,顶尖作品必然呈现系统闭环,
将美学表达、功能落地、成本控制、可持续性和长期运营深度融合,确保创意落地可行,并兼具未来迭代空间
我总结好设计标准为三点:明确本质需求、恪守落地边界、承载长期价值。
设计不是自我表达,而是以理性为骨、以价值为魂的实用创造。

                            

                            
ZHUZHANG © 聂晓聪

                            
设计哲学与空间实践
美学为商业价值赋能
FRAME
您曾说“不追求所谓的设计风格”,更关注美学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能结合一个项目谈谈这种理念如何落地吗?
陈洪波
在 AimeeHe Studio Retail Store 项目中,拒绝“为风格而风格”的形式主义,设计始终围绕品牌商业目标展开。美学成为解决商业痛点、放大品牌优势的工具,通过精准定位商业需求、用美学重构空间逻辑和通过细节实现商业价值三个环节落地。
空间未贴风格标签,美学与商业高度统一,提升停留时间、客单价和转化率,实现美学向商业价值的落地。

                            

                            
AimeeHe Studio Retail Store © 聂晓聪
FRAME
在火地晋 H.DIJIN Showroom - Office 项目中,空间以“春夏秋冬”划分,强调“虚实相生、相互交融”。您是如何让自然意象与品牌策略相互呼应的?
陈洪波
在火地晋 H.DIJIN Showroom - Office 中,“春夏秋冬”的自然意象并非单纯的场景装饰,而是深度解读品牌“以自然为灵感的原创设计”策略的空间化呈现。
设计通过时序、材质和情绪三个维度展开,将自然的节律与产品生命周期相结合,使季节更替与产品陈列和订货流程形成呼应
;通过材质的季节属性提取,建立起品牌“自然原创”的触觉美学体系;将自然意象转换为品牌与自然共生的体验载体,让空间成为连接”产品功能“与”用户精神需求“的媒介。

                            

                            
火地晋 H.DIJIN Showroom - Office © 聂晓聪
项目摒弃了符号化的自然美学,将“春夏秋冬”转译为与产品逻辑、用户需求和商业功能紧密相关的叙事元素,使其成为品牌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终,空间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场景,而是凝聚了“自然原创、时序迭代、生活方式”三大战略的美学综合体,实现了设计美学与品牌价值的深度共生。

                            

                            
火地晋 H.DIJIN Showroom - Office © 聂晓聪
FRAME
在芮时空 RUI SPACETIME Concept Store 中,“箭矢破空”的空间语言非常有张力,您如何从品牌叙事中凝练出这样的符号化空间?在材料和光影处理上有哪些特别考量?
陈洪波
“箭矢破空”的空间语言并非形式化的创作,而是以品牌叙事为核心、感官体验为脉络的设计实践。设计通过“符号的三级转译”
将“瞬间时尚与永恒价值共生”的命题具象化,再以材质对冲与光影叙事强化空间张力
实现品牌精神、空间符号与用户感知的同频共振。
符号生成遵循命题契入、场景拆解与记忆强化的路径,在动态隐喻中,弓体弧线象征时尚的当下张力,箭矢直线代表美学的永恒延伸,动静交织捕捉瞬间与永恒的哲思。

                            
芮时空 RUI SPACETIME Concept Store © 聂晓聪
空间场景以弓体骨架、箭矢挂杆与轨迹印记构建符号单元,既承载结构与陈列,也引导动线并转化为时空痕迹的可视化体验。记忆强化
通过几何对立与质感反差提升符号辨识度,使其兼具美学深度与记忆点
。材质处理结合金属、红洞石与胶粘石的矛盾属性,映射品牌的时空对话哲学。
光影设计以聚焦、流动与对比的叙事方式赋予符号情绪生命力,使“箭矢破空”从视觉符号升华为多感官的时空体验。

                            

                            
芮时空 RUI SPACETIME Concept Store © 聂晓聪
FRAME
面对快时尚与奢侈品牌的不同诉求,您在空间策略上会有哪些差异化的处理?
陈洪波
快时尚与奢侈品牌的空间策略差异并非风格上的对立,而在于设计逻辑对商业本质的精准适配。快时尚以弹性、效率和低成本回应高频流转的大众商业,奢侈品牌以叙事、质感和仪式感承载价值传递的高端商业。
优秀的空间设计不在于风格标签,而在于让空间成为品牌的一部分,与商业节奏和用户期待保持共振。

                            

                            
宇裳菲尔服饰 © 聂晓聪
FRAME
在商业空间中,您认为设计如何帮助提升销售和用户体验?能举一个项目作为例子吗?
陈洪波
在商业空间中,设计提升销售转化与用户体验的核心在于构建“需求—体验—决策”的闭环。空间叙事匹配品牌逻辑,场景化设计激发用户情感,动线与功能优化降低决策成本,从而实现体验价值向消费行为的转化。这种转化并非单纯的视觉美化,而是
通过动线流畅度、材质舒适度等生理感知,以及品牌共鸣与场景代入等心理认同的系统性干预来完成
以芮时空为例,设计以“箭矢破空”的符号强化品牌记忆,通过动线与光影的引导优化转化路径,借助场景化陈列将服饰转化为时空载体,最后以材质与氛围的感官适配提升停留时长与复购意愿。

                            

                            
芮时空 RUI SPACETIME Concept Store © 聂晓聪
商业空间设计的价值在于把无形的品牌逻辑与用户需求转化为有形的空间体验,它不是孤立的美学创作,而是对品牌定位、用户行为和转化路径的精准回应。
当用户在空间中既能看懂品牌、逛得舒适又能代入场景,销售转化便会成为体验自然的结果,而非刻意的引导。
这种体验先行的逻辑正是商业空间从“卖货场所”进化为“品牌阵地”的关键。

                            

                            
芮时空 RUI SPACETIME Concept Store © 聂晓聪

                            
中国语境与未来趋势
中国设计的文化厚度
FRAME
在全球设计语境中,您认为中国设计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
陈洪波
在全球设计语境中,中国设计的独特价值并不止于“东方元素的符号化挪用”,而是
植根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哲学思想、生活智慧与文化基因,形成了“以意统形、以用载道、以和为美”的范式
这种价值既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功能理性,也区别于对传统的复刻回归,而是在当代转化中为全球设计提供了平衡与人文的新可能。
它不否定功能,却强调功能背后的精神温度;不排斥现代,却让现代承载传统的生活智慧;不追求对抗,却在矛盾中找到共生的路径。
中国设计因此在全球市场中确立了独特身份,并为面对同质化和工具化困境的全球设计,提供了一种回归“人、文化、自然”共生关系的解决方案。

                            

                            
宇裳菲尔服饰 © 聂晓聪
FRAME
随着 AI、数字化与新消费趋势的兴起,您认为未来品牌终端体验空间会有哪些新变化?
陈洪波
随着AI、数字化与新消费趋势的深度渗透,未来品牌终端体验空间将不再是单一的卖货场所,而会转向以用户为核心、数智为驱动、体验与效率共生的全维度进化。
消费者的需求正从购买商品升级为获取解决方案与情感认同,AI和数字化技术则将打破空间的物理边界,使体验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参与。
空间将通过智能感知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配置,虚实融合也将成为常态,客户能够通过AR试穿试用或元宇宙展厅,在实体空间中同步体验数字内容,从而降低决策门槛,提升效率与趣味性。

                            

                            
ZHUZHANG © 聂晓聪
FRAME
鲁班时代对未来的愿景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公司的未来使命,您会怎么表达?
陈洪波
鲁班时代的未来愿景不在于追求某种固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探索美学为空间创造的商业价值,致力于成为中国商业空间设计领域兼具文化厚度、创新活力与落地实力的标杆品牌。
公司希望既能作为精准传递品牌价值的空间翻译官,也能成为定义行业品质标准的匠心践行者,
让每一个落地的空间都成为有故事、可体验、能生长的商业载体
,并在全球设计语境中展现中国本土设计的独特力量。
用一句话概括,即“以匠心设计赋能品牌成长,用落地实力构筑商业价值,让每一处空间都兼具美学温度与市场生命力。”

                            

                            
宇裳菲尔服饰 © 聂晓聪
编辑丨康喵
校对丨Miki

                            

                            

                            
  

采集分享

举报

海蓝星人

什么也没写

1885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