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 新作|新疆华美胜地那拉提 英迪格酒店 首
2025-09-27 18:13
新疆華美勝地那拉提英迪格酒店坐落於獨庫公路與伊犁8字環線交匯處,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鎮核心區域,CCD以“獨庫壯游,米爾斯木”為核心設計主題(“米爾斯木”在哈薩克語中意為“季節”),生動表現了那拉提四季變化和生活儀式感。
酒店整體設計以草原遊牧文化為靈感脈絡,將毡房與冬窩子的傳統元素,細膩地嵌入到每一個設計中,仿佛草原上的星星點點,訴說著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整座酒店如群星一般散落在山野之中,遠看成林。酒店以草原文化為根基,採用分散式設計,每一處空間通過林徑小路相連,同時將周邊的林地景觀貫穿於酒店的系統生態中,打造出一片與自然共生的酒店體系。
酒店大門入口設計靈感源自那拉提日出,陽光放射造型的圓弧雨遮與大門禮賓員阿吾勒式的親切問候,讓旅客從踏入瞬間就感受到濃郁的當地文化氛圍。
落客區採用“懸浮雨棚”設計手法,有效遮擋陽光的同時自然形成一個天然庭院,暖色調的弧形門廳讓人充滿無限期待。
設計巧妙運用了天山、那拉提日出、鞏乃斯河、烏孫圖騰柱等元素,在入口空間創造了一種儀式感的過渡,讓旅客從喧囂的外部環境逐漸融入草原的寧靜與壯美之中。
步入酒店的大堂,挑高的穹頂如毡房般敞開懷抱。視線向上,穹頂的“鱗片”紋樣層疊鋪展,如羽毛般輕盈,又似冰雪初融時大地的肌理。
酒店巧妙地將火塘元素轉化為現代的取暖設施與核心造景,使其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成為空間的精神象徵。環繞“火塘”而設的座位佈局,模仿了草原上“院落”里家人朋友圍聚的場景。
細節之處,匠心獨運:靈感源自當地民族文化的圖案紋樣化作了地面的精美織毯;接待臺背景牆壁上還裝飾著以傳統毡線工藝製作的藝術品,它們無聲地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故事與深情。
恰秀·鄰里餐廳以當地民俗待客禮儀為主題,接受當地居民的熱情招待,迎客的恰秀、祝福的巴塔。
環形酒吧,則塑造了“草原孤樹”的意象。一棵象徵性的樹木立於空間,營造出一片“角落綠洲”。
推開精美的雕花雙扇木板門,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溫暖的氣息。門上深淺不一的雕刻講述著草原的故事,室內最引人入勝的設計,莫過於穹頂之上的“天窗”,它直接借鑒了毡房獲取光線的傳統方式。
電梯廳藝術燈具設計靈感來自於草原頂冰花於早春破冰綻放的驚人生命力。它頂著冰雪開放,是那拉提草原上開放的第一朵花,當地人也稱之為“頂冰花”。
空間的隔斷或牆面裝飾,還巧妙運用了氈房骨架的菱形格柵結構元素,既牢固美觀,又營造出通透感與放鬆的氛圍。細節處,或許擺放著鍍銀的傳統馬具、象徵生活的饢與柯木孜(樂器),甚至以馬等草原生靈為靈感的藝術品,共同構築了一個充滿草原生活氣息的、溫暖如家的庇護所。
新疆華美勝地那拉提英迪格酒店讓旅居不再是簡單的停留,而成為一次心靈的壯遊。這裡,是壯遊的終點,亦是心靈歸途的起點。
標識設計:CCD · ATG BEYOND 亞泰飛越
郑忠常说:“设计不是瞬间的灵感,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过去十年里,这种坚持在他身上形成了独特的气质——稳中求变。他懂得,只有掌握了节奏,才能在变化中找到稳点;只有理解秩序,才能让创新不流于表面。
每一个成功项目背后,他都在自我反思:如何避免习惯性的固化,如何在压力中找到成长的缝隙?正是这种危机感,让他在面对国内外大尺度项目时依然保持清醒,促使他在团队管理中注重每一个细节——从材料选择到空间布局,从灯光氛围到用户体验,每一环都体现出对秩序与节奏的尊重。
在设计行业的国际化浪潮中,CCD郑中设计凭借其一贯卓越的设计理念和强大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走在行业前沿。近日,CCD日本东京办公室的开业,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