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原畠山美术馆 · 一座源于私人珍藏的文化殿堂 首
2025-10-20 21:00
昭和初期,创始人畠山一清(1881-1971)在白金猿町,即寺岛宗则伯爵故居所在地,购置了约1万平方米的土地,并在这片历史遗迹上建造了自己的私宅“般若园”,1964年(昭和39年),为了向社会分享和传播他的精神和收藏,他在园内一角开设了“畠山纪念馆”。
1927.8.1畠山一诚继承先辈的足迹,致力于收藏和保护精美的古董艺术品和茶道用具,以复兴茶道,防止艺术品流失海外。他举办过许多茶会,邀请过许多朋友,并实践过富有创意的茶道技巧。但在经商方面,他致力于通过发明创造和本土生产为社会做出贡献。
畠山一清于1964年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后人实现其“将私人珍藏转化为社会共同文化资产”的夙愿,筹建了这座美术馆。馆名融合了“荏原制作所”的“荏原”与“畠山”家族的姓氏,开馆之初,即以畠山一清的“即心斋”旧藏为核心展品,奠定了其作为东洋古代艺术专题美术馆的坚实基础。
荏原畠山美术馆的翻新与扩建,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体验连贯的参观序列。平面规划巧妙地平衡了“传承”与“创新”,通过主馆与新馆的并置与连接,引导访客在传统静寂与当代美学之间穿行,完成一场深度的艺术巡礼。改造不仅是建筑空间的更新,更是一次对博物馆本质的深刻思考——如何让一座承载着千余件珍贵藏品(包括6件国宝与33件重要文化财产)的机构,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主馆作为1964年开馆以来的精神核心,在改造中保留了其原有的室内外设计韵味。团队在对其进行全面的抗震加固与设施升级的同时,更致力于“优化藏品展示”这一初代理事长畠山塚夫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在全新的展示柜设计中得到了极致体现。柜体采用五米宽的无缝单层玻璃,营造出前所未有的通透视觉;独立式展柜底部的精巧缝隙处理,则消解了体量感,使文物仿佛悬浮于空间之中。配合新配备的LED照明系统与特殊玻璃,展品在光线烘托下更显本真。设计团队力求延续一种“茶室般”的静谧氛围,大量运用顶级木材,于细节处维持并完善了这份优雅的传统质感。
新馆的诞生,标志着美术馆迈向新阶段的雄心。其基础设计由国际知名艺术家杉本博司与建筑师榊田智之领导的新材料研究所担纲,大成建设一级建筑师事务所则负责深化实施,共同打造了一个传统材料与现代设计语言交织的全新空间。
新馆外墙独具匠心,以陶板为材,通过现代手法再现了传统“海参纹”饰样,赋予建筑鲜明的茶道文化象征。二层展览室内,以吉野杉木制成的展示柜与榻榻米垫铺陈,令人联想到日式茶室与壁龛的意境。为杜绝反光干扰,展厅后方竖起了黑色石膏墙,由此塑造出一个极致专注的观展环境,让观众的注意力全然凝聚于艺术品本身。
地下一层则设有大小不一的展览室,以走廊相隔,灵活的设计为未来多元领域的特展提供了可能。
美术馆的视觉系统也历经重塑。全新的标志“Hata”,源自馆藏奠基人畠山一清的签名墨迹。其形态一气呵成,形似象征吉祥的葫芦,寄托着繁荣发展的美好寓意。
这一设计哲学延伸至博物馆商店与接待区。商店背景墙采用了特制唐纸,印有畠山家徽“双龙环抱”图案;而接待区则取材自馆内“明月轩”茶室横梁上的木制“末广”(扇子)纹样——它既是茶道与能乐共通的雅器,也是寄寓吉祥的传统符号。
经过此番精心的改造,荏原畠山美术馆已不仅是一座文物宝库,更本身成为了一件融合记忆与当代性的展览品。它邀请人们在此,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相遇。
渡边智介、有泉裕子、杉江夏子、中谷富美子、横山京太
Takashi Kajiyama、Kentaro Yamamoto、Yuri Yanagida、Daichi Yusa 和 Hiroyuki Hirai
新材料研究所是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由当代艺术家杉本博司和建筑师榊田智之于2008年创立。
与其名称相反,该公司研究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并致力于在现代重新诠释和复兴它们。它保存并进一步完善那些在现代化过程中濒临被遗忘的技术。与当今标准化、肤浅的建筑材料不同,该公司坚持使用难以处理且需要高超工艺的传统材料。
杉本博司和榊田智之坚信,使用旧材料建造建筑,同时避开当代潮流,代表着当下最具创新性的尝试,他们也秉持着这种信念来设计。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