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滋养,她用艺术“种”出一片缤纷花园

2025-11-04 22:16
 

                            

                            

                            
Kay Kuo
THE HOST
摩克室内设计创始人,跨界艺术家,融合多元文化的空间美学设计师。生于上海,长于纽约,多元文化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得她非常擅于将东方与西方文化及流行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而深受Art Deco风格影响的她,也将自己的家打造成一座被艺术填满的缤纷花园。
Kay Kuo的家,看似随意的无序混搭中,却处处流露着灵感与温度。玄关处,陈逸飞与丁泉雄的画作低语,隐约透着这位上海设计师的生命底色。餐厅区域,毕加索、周春芽与Edgar Plans的作品展开跨越时空对话。客厅沙发背后则如同一座微型美术馆:狄青的自由、白珍的静谧、徐华翎的哲思、山姆·弗里德曼的活力与钱纲的细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此交织共鸣。
艺术品仿佛自空间中生长而出,与居所共生共息;这里不仅是家,更是她二十余年来游走于艺术、设计与空间之间的领悟与映照。
“先有艺术品,还是先有空间?”坐在冥想室中,KK抛出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于她而言,艺术并非奢侈品,而是日常的必需。没有艺术的空间,只是生活的容器;而一件真正动人的作品,却能成为生命的知己。她珍藏着一幅玻璃已有裂痕的旧画,源于学生时代在巴黎跳蚤市场与Paul Jouve的狮子画作的不期而遇——那一刻的灵魂触动,引领她走上艺术收藏之路。
每一件藏品都链接着她的一段生命记忆,收藏并非严谨学术,而是充满个人情感的跳跃。她深信,艺术的价值远不止于博物馆的展墙,更是一种能重塑生命的力量。收藏的意义不在于占有,而在于通过对话,让生活生长出美的形态与深层意义。也因此,艺术品成为她与客户沟通的媒介。
在不同的空间中,她借助画作与音乐、光线、氛围乃至其他艺术品相互组合,共同营造出独特的家的体验。家,由此成为一个不断生长意义的场所——让居住者不仅在此生活,更在此成长,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图1:玄关处的老红木五斗柜是Kay Kuo母亲的嫁妆,
柜上陈列着丁泉雄的《美人鱼双鱼》,
下方悬挂陈逸飞油画《上海》,
二者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入口景致。
图2:金宇澄与摩克设计旗下
“迷人生活”设计师团队跨界合作,
从版画作品中发展出阿宝、囡囡两个形象,
组成公仔CP。

                            

                            

                            
⼀件作品最先打动你的是什么?

                            

                            
真正打动我的,是艺术家的真诚。那种来⾃⼈格、⽣命经验与情感的真实流露,往往超越了⽂字所能承载的范围。好的作品,总能在观者⼼中引发⼀种⼼灵的震颤,让⼈猝不及防地被触动。这种激动并⾮技巧带来的炫⽬,⽽是⼀种深层的共鸣。

                            

                            

                            
LLADRÓ雅致出品的瓷马雕塑栩栩如生,
与艺术家杨明义的书法作品并置一隅,刚柔相济,
为空间注入东方的隽永与当代的张力。

                            
如何在家中为作品找到合适的位置?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空间的关系?

                            
我认为,艺术品不应该是孤⽴存在的。它和⾳乐、光线、空⽓、空间氛围,甚⾄与其他艺术品的组合,都会共同营造独特的体验。好的艺术品需要好的眼光与⽤⼼的⼈,才能放在真正合适的位置。⽐如,当⼀幅画与⾳乐同处在⼀⾯墙上,这是⼀种⼈为营造的效果,⽽真正的精彩在于作品与环境的互相呼应。光线的⻆度、空⽓的流动、空间的温度,以及作品之间的组合与对话,都会让艺术呈现出超越单件的美感。家因此成为⼀个不断⽣⻓意义的场所,⽽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也就在这种呼应中被⾃然地建⽴起来。

                            

                            
KK将餐厅这方区域视为“音符跳动的乐园”,
毕加索《侏儒、⼥⼈与⽼⼈》、
周春芽《湖上修眉》与⻄班⽛艺术家Edgar Plans
的⼤眼仔素描置于同一面墙上,
三个时代、三位艺术家的作品。
被安放在瑞士PSI音箱和法国设计师的CD转盘之上,
绘画在音乐的节奏里,彼此呼应、互相成全。

                            
最欣赏艺术家的什么品质?

                            
我最欣赏艺术家的真诚。很多情感和思想难以⽤⽂字表达,但真诚的艺术家能把它们完整地留在作品⾥。每件作品都像⼀个⼩宇宙,浓缩着他们的⼈格、经历与态度。⼈只能活成⼀个⾃⼰,但通过艺术,我们能触碰到不同的性格、对⽣命的渴望以及对⼈间的态度。艺术能让⼈变得更加丰富。在我的设计⽣涯⾥,艺术品就是我的⽼师,它让我不断成⻓,也帮助我理解客户的梦想与渴望。整个收藏与欣赏的过程,本身就是⼀种学习与发现, 这种经历⾮常珍贵,也充满乐趣。

                            

                            

                            
图1:川上喜朗的《暖流》,
画作中流淌出的女性间温柔而坚韧的情谊,
成为整个餐厅情感与氛围的灵魂所在。
图2:大幅的艺术画作来自Andre Tan,
柜内东情西韵书法来自艺术家李厚,
搭配Gucci x Richard ginori 香薰、
及Baccarat巴卡拉的水晶招财猫,相得益彰。

                            
相⽐专业藏家,有⾃⼰的体系或偏好吗?平时⼀般是冲动还是刻意购买?

                            
我并不是专业藏家,更像是⼀个在⽣活中与作品‘相遇’的⼈。每件作品都与我的⽣命⽚段相关,像⼀把钥匙,能开启某段记忆。我的收藏体系并不严谨学术化,⽽是带有个⼈情感的跳跃性。但这正是我的特点。购买时,我常常是‘先种草再拔草’,当遇到与⼼中预期契合的作品,就像⼀段恋爱,会毫不犹豫地决定带⾛它。

                            

                            

                            
图1-2:在Kay Kuo的客厅里,
画作超越了地域与时空的界限共处一室,
东西方的美学语言在此悄然交响。
左侧是内蒙古艺术家伊德尔的作品,笔触厚重;
右侧大幅人像是90后水墨画家狄青的创作,
紧挨着的是韩国艺术家
白珍(Baek Jin)的白色陶瓷装置,
下面是当代工笔人物画代表画家徐华翎的《花园》。

                            
在收藏过程中,觉得需要避免的错误是什么?

                            
我认为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去收藏艺术品。只有通过收藏,你才能跳脱出日常中被规则和评价所束缚的轨道。日常生活往往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却是无限的。艺术品,就像是启动大脑的一把钥匙,它持续激发新的灵感与能量,让生活从‘日常’变得不再普通。

                            

                            
客厅墙面中央是美国波普艺术家
Sam Friedman的作品,洋溢着美式的自由活力;
旁边是上海艺术家钱纲的油画,
他以花卉与猛兽在画作中并置,
通过微妙的色彩与明暗色调,探讨着欲望与情感,
充满海派的细腻与先锋。
这幅画作,也是KK最爱的作品之一。

                            
你的第⼀件艺术收藏是什么?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对艺术收藏产⽣兴趣?

                            
我的第⼀件收藏,是学⽣时代去欧洲旅⾏时,在巴黎跳蚤市场买下的法国艺术家Paul Jouve的⼀幅狮⼦画。那⼀刻它让我⼼中⼀震,我甚⾄⽤了旅⾏⾥⼀⼤半的现⾦,把它带回家。后来回想,那是我收藏的真正起点,也让我明⽩,⾃⼰会义⽆反顾地追随⼼中所爱的艺术。
其实,这份缘分也与我的成⻓环境有关。我是上海⼈,从⼩常常在南京路上欣赏Art Deco建筑;后来在纽约成⻓,⼜接触到许多同样语汇的建筑;⽽巴黎,本就是⼀座与Art Deco紧密相连的城市。当我在跳蚤市场遇⻅这幅画时,就像所有的经历都在那⼀瞬间交汇,产⽣了⼀种⽆法抗拒的熟悉与亲切。我常觉得,艺术收藏像是⼀种‘蝴蝶效应’。

                            

                            

                            
图1:墙上悬挂着黄渊青的大幅油画创作,
他将中国书法的神韵与抽象绘画融合,
作品中浓烈色彩的碰撞,象征着自由与激情;
正下方是Paul Jouve代表性的狮子画作,
这幅画也是KK收藏的起点;
右下方则是法国当代艺术家让·夏尔·毕儒的
摄影创作“马尾瀑布”。
图2:让·夏尔·毕儒用原始针孔相机
记录下瀑布的灵动,形似马尾。

                            
遇到想要进行艺术收藏的业主,你会如何建议他们?

                            
我始终希望业主能拥有一个会‘生长’的艺术之家。收藏无需等到装修完毕才开始,从你被某件作品打动,并渴望拥有的那一刻起,最重要的那一步已经迈出。等到空间落成,再将早已陪伴多时的作品安放其中,反而更自然,也更动人。
如果刚启程,不妨从阅读艺术史入手,了解东西方艺术的源流和脉络。在此基础上,你自然会关注当下的艺术潮流与创作动态。多去看展,多走进博物馆,在沉浸中滋养眼光,也保持内心的敏锐与真诚。终有一天,你会遇见属于自己的作品。

                            

                            
Taschen出版的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
Georg Baselitz最新限量版书籍。

                            
怎样训练艺术眼光和品位?

                            
首先要大量阅读与观看,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美的觉察力——无论是自然景致,还是建筑与细节,皆可成为审美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内心的纯真。艺术并非越复杂就越高级,真正动人的作品,往往能直指人心。要信任自己的感受,每一次触动都是品位的积淀。久而久之,你的眼光便会如树木一般,自由生长,枝繁叶茂。

                            

                            
茶室内,
旅行中的各类收藏被置于此,随性混搭。
黄渊青的水墨抽象作品与加措上师
所绘《大圆满》悄然呼应,
Ingo Maurer设计的纸片灯悬于中央,
在空间里静谧浮动。
策划|本刊编辑部
摄影 | 赵易宏
文 | Linda Jiang
编辑 丨 唐娟
设计 丨 Darki 、Olive

                            

                            

                            

                            
  

采集分享

举报

LiEk.

什么也没写

562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