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来野·山川里民宿,竹林里的黑房子 偏离设计 首
2025-11-24 21:05
来野·山川里民宿 摄影:
壹高
设计单位
DPAA
偏离设计
项目地点
浙江安吉
项目面积
2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
5年9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屋内是昏暗的,透过暖色的灯光,散发着慵懒的气息,雨水打在黑色的石子路面,带着些许声响,人穿行于廊下,坐望处,雨渐小,远山泛起了雾...
——
关于场所的构思
项目地处于浙江安吉县山川乡,漫山的竹林与连绵的山体构成这一区块独特的自然环境。车子驶出隧道,经由山脚下的一个村庄盘山而上,远山随着海拔的上升开始显现,路过半山腰的一个拐弯处,整片竹林置于眼前,风吹竹林带来沙沙声响,场地的选址正处于这一拐弯处的洼地。
△ 项目地理环境 ©偏离设计
△ 项目周边环境
摄影:
滑雪涛
场地北面为一条穿山而过的行车道,南面为一条通往村里养鸡场的小路,下面为一片农田,像是很久没打理,整个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的状态,建设用地刚好为两条路中间的一片竹林地。
项目用地 ©偏离设
从人的视角望去,东面,西面与北面均为山坡,南面有较好的景观面,但现有的竹林遮蔽下面农田的同时,也遮蔽了远山的景观,使视野受到局限。好在地块南北高差近
米,利用高差,在高处平整出基础地块,保留下方竹林,构建以远山近林为主体景观的旅宿度假空间,设计也以此作为依据展开。
△ 项目周边环境
摄影:
滑雪涛
△ 有高差的用地
摄影:
滑雪涛
建筑主体为三
栋“
10
x13
的方形体块,利用场地东西近
60
米长的条件,建筑横向水平拉开,通过连廊,串起各个功能区块,高度上的错层与一个巨大的倾斜屋面,构筑起建筑的基本视觉形象。外立面深色灰泥的拉毛处理,几何化的建筑形态,明确场所的此时此地,同时强化建筑作为物质这一特性的稳定性。
△ 设计草图 ©偏离设计
△ 项目外观
摄影:
滑雪涛
空间上,由西往东匀质铺开,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延长整个游进路线。
建筑前方预留近
11
米宽的戏水池,留建筑与景观一个观望的距离,场所在整片竹林中有了一个向心力,也给民宿提供一个巨大的户外活动场地,使“
抵达
这个动词有了具象的画面。
△ 建筑前区
摄影:
滑雪涛
行车道以下
3.4
米作为建筑基础标高,将接待、书吧、茶室、餐厅这些公共空间置于底层,以半地下室的状态呈现。
△ 位于底层的公区
摄影:
滑雪涛
△ 公区近景
摄影:壹高
△ 从公区室内望向室外区域
摄影:
滑雪涛
建筑中庭与南面巨大的开窗消减条形空间带来的冗长感,将景观最大限度的引入建筑内部,
米悬挑长廊作为应对山区多雨气候的同时
建立
空间内外的
模糊性
与灵活性
,鼓励人们
自由穿梭
分享自身的感受。
△ 中庭与悬挑长廊 摄影:
壹高
整个建筑在作为度假产品这一功能属性下,以
3.2米的单层高度作为基本标高单元
,在一个大体量的建筑空间内,保证尺度是宜人的、舒适的。
△ 内部宜人的尺度
摄影:
壹高
材料上以木材,石材,灰泥涂料等自然质感材质为主,避免材料的过度使用,深色调的控制也使整个空间内部呈现一种内敛的状态。压低空间内部的明度目的是将视线更聚焦于外部的风景。
△ 公区室内
摄影:
壹高
将客房置于上部,三栋建筑各自独立,减少房间因密度而带来的干扰。高度的提升使景观有了更好的呈现。
△ 客房
摄影:
壹高
应对度假类空间的特性,设计尽量保证内部空间的简洁性,舒适性,同时避免过渡化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干扰,设置每个窗户的朝向,给房间提供最佳的观景视野。
△ 客房
摄影:
壹高
此案是设计团队将建筑即独立于环境又相互渗透的一次尝试,通过解构建筑的局部,构建一个由物质、氛围、以及使用者空间体验为核心的旅宿度假场所。
△ 民宿夜景
摄影:
壹高
设计图纸 ▽
←向左滑动查看全部设计图纸 ©偏离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来野·
山川里
项目地点: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
项目面积:
2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
20
23年8月—20
23年12月
施工时间:
20
24年3月—202
5年9月
项目业主:
湖州来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DPAA
偏离设计
设计:
小岛、戚帅奇
设计团队:
付冬冬
李明思、赵英凯、郑梦青
软装
设计:
潘昕欣、熊良洁
景观设计:
又见设计
结构设计:
飞鱼设计
建筑工程:
信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装饰工程:
浙江拾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工程:
常春藤景观庭院
灯光
设计:
科尚照明
项目摄影:
壹高(翰墨视觉)、滑雪涛(直觉建筑空间摄影)
主要材料:
老木板、水洗石、灰泥涂料










